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经开区黄集村党支部“党建+”打造基层党建升级版
2020-05-09 09:19: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徐报融媒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杨肖肖

近年来,徐州经开区徐庄镇黄集村党支部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头号工程”来抓,不断创新党建思路方法,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大力推行“党建+”工作方式,用活红色资源,积极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进,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富民强村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保障,按照“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开头”的思路方法,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党建工作做到党群心头,以党建作引擎,赋能提质增效,打造基层党建升级版。

党建+红色资源 补充“精神钙”

黄集村党支部深刻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学习水平,党建+红色资源,以“立足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打造红色堡垒”为目标,升级打造市级党建示范点,以红色革命事迹为基础,提炼革命精神,发挥阵地优势,组织开展清明祭扫、“学事迹、学典型”等活动,拓宽党员学习教育场所阵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周家三烈士陵园坐落在黄集村下辖的河湾自然村,讲述了周家父子三人在革命战争中不畏艰险、勇敢战斗,最后浴血牺牲的革命事迹。黄集村党支部通过扩建烈士陵园,构建祭扫场所、瞻仰通道等,打造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将“红色文化与党性教育、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完美融合,为党员干部、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场所,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补充精神之“钙”。

党建+产业项目筑起致富路

黄集村党支部立足于产业发展实际,改变传统输血为造血的发展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群众建在产业里,构建党建+产业项目发展模式,在党建旗帜下,大力发展壮大产业类型规模,推动产业发展与群众致富“双赢共进”,流转土地300亩,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健康栽培苏翠一号梨,打造生态采摘园,实现产业销售一条龙,树立5户党员示范种植户,建立10名党员责任岗,为20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帮扶。种植示范户李峰介绍,与往年种植农作物相比新增纯收入2000多元,年总计收入可达50万余元。

今年,黄集村将拓宽产业范围,整合废旧汪塘,改建休闲垂钓中心,让荒塘“活起来”,让村民富起来,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家乐”“采摘瓜果”“休闲垂钓”的发展之路,使群众走上生态旅游的“幸福快车”,筑起发展经济的致富路。

党建+环境整治建设宜居村

乡村环境整治是一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变村容村貌的民生工程。黄集村党支部利用非在职党员带岗带责进网格,将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实现党员在网格中行走,事在网格中办,真正做到联系网格、服务群众,有效将网格图与乡村环境整治相结合,发挥“1+1 10×10组织力倍增工作法”作用,党员中心户带头争先锋、作表率,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当中。清理房前屋后野草杂草及白色污染物,整改村庄“脏乱差”现象,修建公共排水厕所,整治污染的汪塘,硬化户户通水泥道路,绿化种植紫薇、核桃、碧根果、银杏等各类树木共计2000余棵,由党员中心户带头认领种养,划分责任区,确保栽种树木生长态势良好。

党员中心户崔仲金在环境整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党员广泛开展“公共空间清理”“环保意识宣传”“植树护绿”等活动,鼓励村民加强环境卫生保护意识,提高村居美化概念,凸显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员作表率,群众跟落实的良好局面。

黄集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的发展思路,用好“红色基因”,增强思想意识,强大发展产业规模,力求经济水平富足,整治环境绿化,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群协同能力,打造党建升级版,为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