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0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4月15日下午,徐州“建高水平小康 创高质量样板”主题采访活动第三站走进丰县首羡镇张后屯村。丰县首羡镇地处苏鲁两省四县交界,是省委实施湖西片区扶贫开发重点镇,也是丰县湖西革命老区的发源地和核心区。该镇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境内有湖西秘密交通线和崔庄战斗、王堂战斗、李药铺地道战、县委旧址、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一大批红色资源。
走进张后屯村,一幅幅生动形象有关红色记忆、淳朴民风的墙画印入眼帘,仿佛把思绪瞬间拉回到1940年初那段艰苦朴素的抗战年代。这个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是中共丰县县委办公地,也是丰北抗日根据地的政治与军事中心,七十年沧桑巨变,红色文化在这里逐渐生根发芽。
近年来,张后屯村紧紧抓住乡村振兴重大机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传承红色文化,延续红色基因为突破口,注重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以红色乡村建设带动绿色生态发展,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成为首批市级特色田园乡村,赢得了“湖西小延安,红色张后屯”的美誉。
“我们是远近闻名的抗日战争小村庄,作为革命老区,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这几年,我们通过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村容村貌不断更新变化。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5.8万元,7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张后屯村支书张道省告诉记者。
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张后屯村先后实施红色景点打造和环境提升工程。兴建红色文化广场、红色大讲堂、湖西民俗馆、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等场所;完善道路、管网、公厕等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环境;修建红色文化标志性建筑,完善红色历史资料陈列馆,还原县委旧址历史风貌,逐步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基地”等红色品牌,张后屯成为了接受红色教育和乡村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在我们这个地方,家家都有红色故事,人人都能讲红色故事,我讲是整理、收集、提炼、提升,这样使我们整个张后屯红色故事更丰满、更动人。”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张后屯村人,村民张道品感到无比自豪。56岁的老张是一名乡村教师,现在的他还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村历史资料陈列馆解说员,老张向每一位来村里旅游的游客详细讲述了张后屯在抗战时期内的那段光荣历史,“环境好了,精神面貌也有了提升,生活在这里非常愉悦,满满的正能量。现在我们村将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生态发展结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脑袋,也鼓足了我们的钱袋。”
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张后屯村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和农业产业优势,突出“红色文化、创意农业”,实施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建设一个立足红色文化、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在休闲观光方面,紧紧把握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新趋势,加强规划管理和包装设计,建设生态瓜果自摘园和趣味休闲稼穑农事体验园,大力发展草莓、葡萄、油桃采摘等休闲观光农业,不断充实特色田园乡村的内涵,提高观赏性和娱乐性。
种植大户吴德峰便是看到了家乡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嗅”到了赚钱的好商机。2018年,吴德峰从安徽返乡创业,承包了120亩土地用于种植白玉兰、桂花等苗木花卉。同时,他还引进了车厘子、彩虹西瓜、水蜜桃、葡萄等品种,发展大棚采摘,成为村里首家“农业科普教育展示园”。谈起返乡创业,吴德峰信心满满:“我搞自摘园,就是围绕我们村的红色基地这个亮点,可以带领我们村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我种的这些品种都是当下最畅销的,每个棚一年的收入能达到六万左右,接下来我还准备做农家乐,让来旅游的人既有的吃也有的玩。”
张道省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营造优美和谐的田园景观,努力打造江苏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和江苏省田园综合体,走出一条以红色旅游带动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