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善用法治手段助力夺取“双胜利”
2020-04-17 09:28: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徐报融媒记者 王彬

4月9日,最高检公布全国第九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泉山区检察院承办的“纵某某假冒新冠肺炎患者实施绑架案”入选;

同一天,省公安厅联合省检察院向社会通报10起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丰县公安局侦办的司某某“借疫行骗”案入选;

3月31日,最高法发布全国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典型案例,睢宁法院审结一起破产重整案入列,向全国法院推荐经验……

这些案例中既体现了依法从严打击涉疫犯罪的要求,又展现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职责担当,向外界清晰传递了徐州在依法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所作的积极探索,彰显出徐州政法系统善用法治手段助力夺取“双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防控措施依法依规◆

疫情之下依法战“疫”,法治让徐州更有底气、更有力量。

2月中旬,疫情防范最为关键之时。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一时间向外界发布《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实施意见》。

该《意见》从总体要求、加强疫情防控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加大疫情防控执法司法力度、强化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以及组织实施5个方面,提出18条举措,为全市依法防控疫情筑牢了法治基础。

“给疫情防控‘立好指示牌’,让防控动作有了‘方向盘’,不至于‘跑偏路’,这应该是此次疫情期间,徐州用法治思维提供防控法治保障,给我最大的感受。”徐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江苏圆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孝明说。

自疫情发生之后,徐州市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始终遵循在法治轨道之上做好各项防控及复产工作,有底气、有力量、有秩序,是整场战“疫”的法治底蕴。

不同阶段,透露着不同信息的通告密集出台,有“硬核”也有“温情”。截至3月27日,仅以“应急指挥部”名义,就发布了20份通告。封闭小区,全力切断传播途径;暂停堂食,防止病毒从口入;强化“彭城码”申报,做好防疫信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疫情防控强度不断升级的同时,还提出了建设性指引,体现出极为周密的考虑。

2月4日,徐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全市社区实行24小时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社区居民出行。对拒不听从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劝阻、聚众闹事的,公安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严格依法处理。凡发现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不服从管理,不听从劝阻,参与聚众闹事的,将依规依纪进行问责。

这些“硬核”措施背后,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市政府法律顾问,王新忠律师受邀审查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我和所里两位律师连夜工作,对这份通告内容进行了审查,并给出了一些建议,连夜反馈给司法局。”除此之外,他和张健律师还协助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处起草《徐州市司法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相关事项的通告》。

截至目前,全市发布的疫情防控相关文件以及通告,均全部通过合法性审核把关……

小智治事,大智立法。这场仍在进行的大战大考,徐州正用法治力量为徐州最终夺取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双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助力复工复产◆

企业已经复工复产,鼓楼的一家公司却连着两个月没有给工人发工资,生产的设备也急需购买。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公司老总刘海(化名)急得直上火。

“虽然银行里有100多万元的存款,但也没法取出来,只能干着急。”刘海说,他的这笔存款目前已经被法院冻结,起因是和一家科技公司的施工合同纠纷,“如果能把这笔存款解封,解燃眉之急,我一定会想办法偿还欠人家的工程款。”

老刘的难处很快就被鼓楼法院了解到,法院随即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方式解决问题。

4月13日,经法院多次协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原告同意被告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所欠工程款,并向法院申请解除被告银行存款的保全措施。鼓楼法院依法迅速解除了对被告银行账户的保全。

存款解除后,老刘面临的资金难题随即迎刃而解。

“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让法治的力量也有温情的一刻,考验着法官办案智慧。既能坚守法律底线,又能很好地为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难题。”鼓楼法院相关办案法官如是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如何保持法治底色,让法治思维贯穿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全过程。徐州政法系统一直在努力探索。

徐州两级法院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困难的被执行企业,酌情给予履行义务宽限期,暂缓采取强制措施。对被执行企业为复工复产需要提出临时解除或变更保全措施、恢复信用等申请的,视情予以支持。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法院累计为178家企业解冻银行存款2.2亿元,为117家企业解除失信,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

不久前,沛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鹿存刚来到县里一家公司,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到该企业送达不起诉决定书,帮助企业卸下包袱,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

对检察院一行人的到来,这家企业负责人感到十分激动。

“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经沛县检察院依法审查后,作出不起诉决定。”员额检察官陈雪代表沛县检察院宣读了不起诉决定书,并现场解除了取保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后,这位企业负责人连连举手道谢。

为保障广大民营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徐州市检察院联合徐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制定了《关于开展“法润民企”精准有序扎实推动民营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列出8条切实可行的内容,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司法服务深入企业一线◆

一家生产安全设备的公司老总最近在办公室接待了泉山区法院一行人。

当天,泉山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夜,民二庭庭长孙浩来到了这家企业。一个月之前,两位法官在这家开发区复工企业召开座谈会时,发现了该企业老总愁眉不展,得知了他的“心结”。

原来,这家企业公司财务在去年9月遭遇到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企业领导,实施诈骗,让企业遭受了一些损失。事发后,财务离职。企业报案后,公安抓到了一些嫌疑人。但被骗款却迟迟讨不回来。

“现在案件还没了结,能返还给我们多少钱,我们也不清楚。另外,我们打算向那位财务提起诉讼。”公司老总提出了自己担心的问题。

“向财务追偿,法律上叫赔偿。首先要确定损失数额到底多少,通过刑事案件追赃了多少;另外要赔偿得有证据证明财务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有过错,如是否违反财经制度。”陈夜回复得很细致。

企业老总边听边记,停顿了一下,又提出新问题:“不知道这个案件什么时候能了结,担心会有诉讼时效问题。”

孙浩法官接过话,“一般诉讼时效是3年,你遇到的电信诈骗属于刑事案件,当刑事案件完全告破,得知你具体损失数额后计算。”

听到两位法官的讲解,企业老总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徐州公检法系统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优势,推动“法官进网格”“检察官进网格”“警官进网格”“律师进网格”,工作“实质化、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听心声解难题,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宣武市场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综合类小商品市场。复工复产后,矛盾随即出现。

为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市场方主动免去业主一个月的租赁费用,但是部分转租人不同意减免次承租人的租赁费用,一些次承租人,现正在经营的业主存在情绪问题,对开业复工带来较大的影响。

江苏敏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积极介入,出具法律意见书,和宣武市场一起协调转租人和次承租人之间纠纷,公平合理地解决疫情给大家带来的损失。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全面恢复中。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体、热线平台提供法律咨询,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徐州市司法局组织律师为受困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法律风险评估;针对涉外企业因疫情引发的违约问题,帮助做好不可抗力事件证明办理等法律服务;针对企业疫情防控和经营生产,专门编制《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法律指南》。

目前,由1500名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成立的4支法律服务团,正奔波在复工复产第一线。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