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疫情外防输入第一关的彭城“警色”
2020-04-08 10:07: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特约记者 王彪 左毅 徐报融媒记者 马国明 宋新

3月19日凌晨4时20分,上海浦东机场,人迹稀少。徐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孙国权正在给一对由境外返回的母女进行登记,测量体温,询问相关情况。虽已是春天,但凌晨的机场还是寒气逼人,身着密不透风防护服的孙国权此时却满头大汗。在每天工作的6个小时内,他都要一直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既不能吃饭喝水,也不能去卫生间。这对母女登记完以后,女儿还专门和孙国权合影留念,她说要向留学的同学和朋友宣传祖国的防疫工作。

像孙国权这样奋战口岸一线的徐州公安民警还有很多。随着境外疫情形势严峻,3月初以来,入境回徐人员迅猛增加,为守好疫情外防输入第一关,市公安局组织精干力量成立工作组奔赴昆山、上海、北京等地,助力口岸严防输入风险,24小时值守转运陪护境外返徐人员。

“舍我其谁!” 临时党支部筑牢战斗堡垒

“徐州的成绩来之不易,守护战果舍我其谁!”3月7日,市公安局决定把防境外输入作为第二战场。由治安、巡特警、出入境3个单位17名民警组成的精干力量闻令而动,火速奔赴昆山,执行从涉疫国家入境返徐人员的护送任务。

徐州距离昆山700多公里,开车单程需9小时,转运又是采取点对点机制,中途不能停车。参战民警还面临着不能饮食、不能入厕等实际困难。工作组队员压力巨大。“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战斗堡垒,才能凝心聚力、战胜风险、完成任务。”工作组连夜书面请示,报批成立市局昆山前方工作组临时党支部。

如何阻断境外疫情输入通道?如何前移关口、精准防控?转运境外人员是新战场,无经验可循,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同彬参与制订了《昆山工作组涉外疫情防控工作规范》和《徐州驻昆山专班转运人员突发情况应急处置预案》,接驳点人员接收、信息采集、身份核对、行李搬运、人员座位、通讯保障、行车安全、到徐移交等各个工作环节流程迅速形成。

巡特警支队刘义是2018年入警的年轻警员,在这场来势汹汹的战“疫”面前,他主动请缨。3月18日起,境外输入旅客进入高峰期,刘义在护送一批返徐旅客后来不及休整,分驳交接完毕后连夜赶回昆山。由于工作人员少、任务重,19日再次出征,就这样,他连续奋战了3个来回。“国家下这么大决心、投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旅客的行程和安全,我没有理由不付出更多的劳动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感到党的温暖和祖国的强大。”

“让我上!”

“金盾”突击队冲在最前沿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止在昆山,在北京、上海,都能看到徐州公安民警直面风险、无惧挑战身影。

3月12日,市公安局涉外疫情防控驻京工作组在组长吴守权带领下,迅速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集结,参战民警迅速成立“金盾”防疫突击队,坚守在战“疫”最前沿。3月12日下午,突击队员刚刚放下行李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会,就接到省驻京工作专班指令要执行转运任务。此时相关的医护人员还没有赶到,52岁的邳州市局三级警长陈桂辉第一时间说:“让我上!”随即他穿上防护服驾车前往收转中心开展工作。在收转工作中,陈桂辉积极与省外办、现场处置指挥部等相关部门联系对接。经过两个小时的联系协调,终于将我市第一批4名入境人员安全顺利送到车站。陈桂辉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驻地。

分流、登记、护送,每一班打的都是“团队战”。“金盾”防疫突击队员的平均年龄达到了49岁,他们每天平均休息时间不到5小时,每次转运时间3小时以上,随着入境人员的不断增加,有时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防护服都来不及换。

“我们江苏工作组共分四个班,每个班工作6个小时,24小时轮流值班,要对每一位乘飞机抵达机场的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询问相关情况。”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执行任务的孙国权介绍,由于要和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人员面对面交流,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为此,他们都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光是穿防护服,一次就需要半个多小时。孙国权已经50岁了,平均每个班就得检查6个航班80余人次,对这些人员仔细检查完毕后,还要迅速配合相关部门,将他们送上专用车辆,然后再将可疑人员送到专门地方进行隔离。由于机场内的温度比较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更是像洗桑拿一样,每当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两只手掌都会被汗水泡得发白。

“我来接您回家啦!”

他们既当护送员又是服务员

“老乡,我来接您回家啦!”当第一时间看到转接对象时,巡特警支队民警倪坚总是这样说。抵达昆山后,他便被抽调至省应急队,负责接送从浦东机场到昆山的境外旅客。6天内,他共接送102人次,来回10趟,里程达2000公里。“当面对从异国他乡回家的人们那种期待、焦虑、渴望的眼神时,内心不由得燃起一团熊熊烈火。”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由于突降大雨,倪坚迅速疏导旅客和随车医护人员上车,自己冒雨将13名旅客的行李放进后备厢。雨水打湿了口罩,浸湿了衣服,搬完行李,回到车内,他已疲惫不堪,雨水、汗水早已将护目镜变得模糊。

用家乡话道一声问候,让转运对象感到回家的温暖;递上一封问候信,转达政府的关心;备上一个爱心包,送上可口的食物,消除转运对象身体疲惫和心理焦灼。他们是逆行者,也是普通人。他们既当护送员,又是服务员,在规范做到转运顺畅、安全护送的同时,又全心全意地照顾好回家的每个人。

3月14日晚,出入境支队民警马辉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带队转接境外返徐人员朱先生。他的行李在机场丢失,急得直跺脚:“今天找不回来行李,我就不回去!”“您别着急,我们会帮您想办法的。”马辉先安抚他的情绪,并帮他联系机场公安和航空公司,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钟,还是没有找到行李,回徐州的车肯定是错过了,马辉又帮助朱先生住进了指定的酒店。通过一夜努力,行李终于在第二天被找到。朱先生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连连道谢。

心同在,家国安!在涉外疫情防控第二战场,徐州公安民警再次以最美“逆行者”的担当,在抗“疫”一线书写了最坚毅忠诚、英勇顽强的彭城“警色”。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