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铜山区创新机制精准脱贫
2020-03-16 09:57: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蔡思祥 通讯员 包莹莹 潘松)在脱贫攻坚战中,铜山区不断创新机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模式,产业扶贫、行业扶贫、保险扶贫、社会扶贫、党建扶贫等多方面创造了多个“全市领先”“全省领先”“全国领先”。截至2019年底,铜山区完成26493户、67466名低收入人口脱贫,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12750.89元,年均增幅超过50%,“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2016年以来,铜山区共安排各级扶贫专项资金1.92亿。目前已形成“产业发展型、光伏发电型、农机购置型、股份合作型、资产经营型、资源盘活型”等六型经济发展模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4家,流转土地11410亩,种植作物十余个品种;建设标准化养猪场96144.56平方米,年出栏量10万头;村集体资产方面:建设标准化厂房18820.5平方米,建设门面房5958平方米,建设光伏发电站27座,电站规模1862.42千瓦,年发电量309.06万度。

单集镇引进以色列绿色生态有机农业技术,在“特色产业+扶贫”上大做文章。该镇抓住徐州市布局“养殖集中区”的重要机遇,通过市场调研,招引河南牧原公司落户单集,2018年、2019年整合扶贫资金3899万元用于牧原公司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两年实现收益673.6万元,涉及61个村集体、16621名低收入人口,实现持续稳定收益。

夯实“三保障”扶贫政策

铜山区以“抓民生就是抓民心、抓发展”的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面推进“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在义务教育方面,截至目前,铜山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中共有8811名义务教育适龄儿童,2016年以来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71419人次,落实教育扶贫资金5827.095万元。在基本医疗方面,目前,全区建档立卡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为100%,财政代缴医保费累计2456万元;共完成13.74余万人次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区共办理2万余人次“先诊疗,后付费”建档立卡病人住院手续,医疗费用近1.8亿,大病保险支付1183.11万元,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5%以上。在危房改造方面,铜山区一直秉承发现一户、改造一户、进而销档一户的原则,2018年以来共完成8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其中C级危房户198户、D级危房户644户。

实施就业创业扶贫

近年来,铜山区紧扣“实现有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这条主线,用“绣花”功夫,通过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就业信息推荐、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托底等有力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创业就业扶贫工作。

大许镇麻沟村依托市委挂钩帮扶单位徐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教育资源,建立了全国首家由经济薄弱村创办的家政护理类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徐州市铜山区创福护理服务中心”,将免费为村贫困人口、闲置劳动力进行育婴师、病人护理、老年护理、家庭保姆、保洁等专业化培训,并提供就业岗位。

创新铜山扶贫模式

铜山区开展“扶贫300”保险扶贫试点。2017-2019年对部分重点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每人每年投入100元保费,为投保对象提供大病医疗补充、人身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风险保障,该项目获得“省扶贫创新奖”。组织实施“囊萤计划”,2018年8月初,区政府与中国癌症基金会合作,实施中国癌症基金会“囊萤计划”,帮助贫困癌症家庭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开展“孝老爱亲”行动。2019年开始,建档立卡分户70岁以上老人,对子女已经上缴赡养费(每位老人每月200元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由区、镇财政各配套50元),合计300元,实施按月发放。开设扶贫连锁超市,区政府与市供销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定向帮扶、网络扶贫、技能培训等有效措施,切实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和有效增加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成为铜山精准脱贫工作的有力举措和工作亮点。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