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张景良 通讯员 陈宝红
在位于武汉黄陂区的中华慈善总会联合仓库里,来自徐州沛县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正在这里开展志愿服务。首批3名队员1月29日就来到这里,至今一个月时间里,总共11名蓝天救援队员共为中南、协和、金银潭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运送物资近70万件,接送总路程超过10000多公里,队员们每天要干十八九个小时……
1月29日凌晨4点多,沛县蓝天救援队队员郝大学、吴海滨、张盼盼3人,驾驶半挂车经过1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位于武汉黄陂区的中华慈善总会、湖北省慈善总会接收捐赠物资联合仓库。他们带去两台叉车,随即开展救援物资的转运装卸工作。
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先后又有8人,分3批增援武汉,至此,沛县蓝天救援队共有11人参加救援。日前,有6名队员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
沛县蓝天救援队的衣服是蓝色的。每到一个医院,医护人员看到他们就会说:“真想不到你们‘蓝精灵’这么伟大,没有想到志愿者也能来我们医院第一线。”
沛县蓝天救援队党总支书记郝大学介绍说,队员们积极主动,勇挑重担,不怕苦,不怕累,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八九个小时,有时要忙碌到凌晨一点多,才能吃上饭菜。
因为物资紧缺,蓝天救援队队员们穿的都是普通的防护服,连医护人员都说他们的防护服不行,太单薄了。“我们没有戴过N95口罩。说实在的,仓库里什么样的都有。没有人伸手动一动,领一只。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这些物资是支援一线的。”
每天忙碌装卸物资,出入市内医院,头发长,容易附着污染病菌。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仓库战友们的安全,来自沛县的救援队员全部将头发理光,成为联合仓库一道亮丽的风景,被亲切地誉为“来自大沛县的‘光头强’”。
郝大学说他今年63岁了,还是第一次理光头。
据郝大学介绍,他们来的时候带了300箱方便面,平时靠这个充饥,直到2月中旬才吃上了盒饭,“其实能吃饱就行了,出来就是做事的,不是来享受的。”
救援队员们的生活很艰苦,刚来的时候,驻地是一个水泥地的仓库。没有电,没有生活用水,晚上只能睡在纸箱子上,大家把这种叫“纸板床”。还有队员住在车上。
来到武汉志愿服务的前20天,大家都没洗过澡。2月18日,经过湖北省慈善总会协调,安装了两台燃气热水器,队员们第一次洗上了热水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