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土洋结合形式多样 徐州铜山“硬核”宣传抗疫情
2020-02-01 11:2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2月1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尚庆迎 魏朝星)“冠状病毒不可怕,就怕人们不听话,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面到处走……”早上刚过7点,分布在柳泉镇的近80个广播高音喇叭齐声响起来,向村民播报科学防疫知识。

  为将权威信息、防疫知识、防控经验等及时准确有效传播出去,铜山充分运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及标语、宣传单、流动宣传车、大喇叭等传统宣传载体,同时采用快板书、顺口溜、豫剧、诗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花样”宣传形式,形成全媒体、全方位、多形式宣传格局,实现宣传全覆盖,营造出浓厚的防疫抗疫氛围,鼓舞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士气。

  喇叭声声,入脑入心。铜山启用应急广播大喇叭,从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半,循环发布通知通告、预防措施、卫生应急等内容,同时录制二十多条音频,供村级流动喇叭使用,还广泛采用村干部手持喇叭喊话的形式,开展巡逻式小喇叭宣传,见到聚集的人群、不戴口罩的居民及时制止。“那三五成群的,恁不要搁一起了,抓紧散开!”“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欢迎你!”“春节年年有,亲戚今年不走明年走,亲情不会断!”“出门要戴口罩,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也是对全村老少爷们负责!”这种即时的方言版的提醒和劝诫,风趣生动,大大提高了居民的防范意识。

  “土味标语”,宣教给力。“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今年过年不串门,串门的是敌人”“出来聚会不要命,一起搓麻要人命”……在疫情防控宣传上,铜山各地出现一大批接地气的“土味标语”,这些标语好记易懂,话糙理不糙,易于在百姓间传播。

  “花样宣传”,喜闻乐见。铜山充分发挥民间文艺人才作用,创作出一大批快板、顺口溜、戏曲等作品,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受到百姓欢迎。大彭镇文艺爱好者用豫剧形式,将防控疫情知识唱到百姓心里;柳新镇唐沟村把防疫知识编成顺口溜,印制800多份发放到每家每户;棠张镇政法委员吴明智创作诗歌《疫情防控,棠张在行动》,通过公众号、朋友圈广泛传播;铜山人民医院副院长尹玉清在抗疫一线创作诗歌《誓言》,表达医护人员誓死抗疫的决心,振奋人心。

  村庄微信群,凝聚人心。三堡街道潘楼村“潘楼一家亲”微信群、房村镇尚王村“父老乡亲”微信群等,传播防疫知识,交流防疫经验,捐款捐物,情感互助,形成同心抗疫的强大正能量。

  

标签:
责编:张良琴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