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贾汪区积极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2019-07-26 08:52: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经过改造提升后的建平村村居。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孙阳阳

  在206国道贾汪区大吴段,有一片整齐划一的二层楼群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经过改造的贾汪区大吴街道建平村四组农民居住区。走进这里,你会看到铺着沥青路面的村内道路整洁干净,沿路绿化带的花坛里盛开着鲜艳的花儿,走进村子,就像走进了一处高档别墅区。偶尔可见的几处低矮的小瓦房,见证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平村只是贾汪区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改善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要求,顺应百姓期盼,实施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贾汪区把农民群众“住得好、过得好”作为工作目标,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为加快全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模范样板奠定坚实基础。

  改善居住条件 提升幸福指数

  建平村位于徐州市贾汪区大吴街道,京杭运河北侧1.5公里。下辖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村民7200余人。为将住房改善工作这一项民心工程好事办好,建平村因地制宜,由村统一规划设计,农民自愿自费翻建破旧房屋,村打造基础设施配套,探索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村民自愿、政府配套”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建平模式”。如今的建平村,村民房屋布局行列整齐,村民告别低矮瓦房,住进阔气的小别墅,路、水、电、气、网等配套设施齐全,通过公共设施的提升,真正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有效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

  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贾汪区打造乡村振兴的模范样板的重要抓手。受历史因素影响,贾汪区农村的一些住房破旧不堪,产业支撑不足,“脏乱差”的现状还没有彻底改变。只有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才能为全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以来,贾汪区系统考虑和推进改善居住条件建设,科学编制规划。结合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多规合一”,对全区352个自然村庄进行了评估摸底,按照整体拆除退出一批、填平补齐改造一批、特色村居保护提升一批的思路,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牵头,研究制订康居工程布点规划,统筹考虑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选址、建设规模、房型设计等,同步建设基础设施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2018年贾汪区实施农民群众住房改善项目28个,17243户。其中:新建城镇社区14个,9813户;搬迁新建型农村社区8个,5371户;改善提升型农村社区6个,1839户。

  注重文化保护

  优化配套服务

  在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过程中,贾汪区更加重视与村落文化、周边景点、产业发展相融合。将搬迁新建型农村社区和改善提升型农村社区,打造成相对统一的“两层联排、自带院落、白墙红瓦、绿树繁花”新中式贾汪民居风格,既彰显鲜明特色、美好乡愁,又避免了千篇一律、千村一面。新建城镇社区,以高层建筑为主,注重优化配套服务,让进城农民过上现代城镇生活。

  特别是对于改善提升型农村社区,贾汪区重点加强村庄外立面改造、绿化景观改造提升、雨污管网铺设、村内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停车场建设、垃圾收储设施完善、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庄风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今年底,全区将完成西大吴村、小吴村马庄村等13个村庄改造提升工作,让农民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幸福生活。

  推广“建平模式”

  促进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贾汪区实施农民群众住房改善项目20个,涉及6767户,其中:新建城镇社区7个,789户;搬迁新建型农村社区6个,1254户;改善提升型农村社区7个,4724户。2020年计划实施项目4个,2809户,其中:搬迁新建型农村社区2个,220户。改善提升型农村社区2个,2589户。危房改造218户,其中,低保22户,分散供养33户,贫困残疾22户,一般贫困户141户。目前已启动190余户,确保今年年底全部竣工上房。

  目前,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建平模式”正在贾汪全区进行推广,统一规划和空间整治节约土地,统一配套广场、公厕、绿化、燃气、幼儿园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对生活困难的,村集体提供无息贷款和困难补助,解决托底政策。空间整治节约的土地,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合作经济等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特别是按照“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推动产业形态与村庄形态同步转变,带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民获得“土地租金+入股分红+打工薪金”等多元收入,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标签:推广;贾汪区;农村社区
责编:张顾颖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