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州八旬老太陈秀兰照顾智障孙子撑起一个家
2019-07-09 11:09: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徐雪林

  每周周一到周五,从上午8点多到下午4点多,在牌楼培智学校门外总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叫陈秀兰,她的孙子就在这所培智学校读书。这位八旬奶奶每天在校门口马路沿一等就是8小时。

  陈秀兰是铜山区茅村镇班山村季山2队村民,今年80岁,从茅村镇到市区来回26公里接送孙子上培智学校,6年来风雨无阻。

  3.5元的午餐

  7月的徐州天气炎热,她每天坐在校门外一排商铺台阶上,拿着一个大包,包里给孩子装了件外套,以防天气突变。虽然坐在阴凉地里,但老人沟壑纵横的脸被太阳炙烤得通红。附近很多家长和店铺老板都认识她。“她太不容易了,6年了,天天都在这里等孩子,80多岁的人了,我们看着都心疼。”附近几位居民纷纷感慨。

  天热了,有些好心店主邀请老人去店里乘凉,冬天也会将老人拉到屋里取暖,还有一些住在附近的学生家长喊老人到家里吃午饭,都被老人拒绝了。

  “咱不想给别人添麻烦。”陈秀兰说,这6年来,她每天中午都在学校门口的一家快餐店吃饭,每次只打2元的苞菜和1.5元的米饭,每天中午只花3.5元。

  好心人得知她孙子的情况后,主动给陈秀兰捐款。前几天,孙子的班主任张敏老师塞到老人手里200元,让老人中午吃点好的。一位同学的家长给了陈秀兰500元,而此前这位铜山利国的女士已多次给老人送钱。老人不愿意要,但最后还是被硬塞到手里。

  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期盼

  陈秀兰每天早上6点会准时起床给孙子做早饭:一碗面条加一个鸡蛋,而自己很多时候来不及吃饭,就赶紧带着孙子出门。

  从村里到镇上,10里路,由老人的儿媳骑脚踏三轮车把祖孙俩带到镇上。然后,老人带着孙子准时乘7点半的30路车,8点10分左右在四道街下车赶到学校。

  “现在不错了,可以骑三轮车,也可以做些简单的家务了。”陈秀兰说,儿媳因为智力有问题,刚结婚时完全没有生活能力,更别提照顾孩子了,孙子从一出生就跟着她,她用奶粉一勺一勺将他喂大。

  老人说,因为小儿子没有文化不识字,只能在家附近的河上做摆渡,这也是全家的经济来源。“他现在过成这样,就是因为不识字没有文化,我说什么都要让孙子宝朝去上学。”陈秀兰说,对小儿子的亏欠是她多年来坚持要让孙子学文化的动力。

  陈秀兰介绍,孙子名叫宝朝,5岁时被确诊为智力障碍,经医疗机构鉴定为二级智力残疾。到了上学的年龄也没有学校接收。后来,老人听说市里有专门收智障孩子的学校,便一路摸索到牌楼培智学校,那时候宝朝已经8岁了。

  宝朝的班主任张敏老师介绍:“下雨下雪,老人都坚持送孩子来上学,有时候我们看到天气不好,比如大雪后路面冰冻,我立即提前给老人联系,不方便就不要送来了,真怕老人路上摔倒,但是老人还是领着孩子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看到祖孙俩出现在校门口的瞬间,感动也难受。”

  『我不敢老,不然这个家就散了』

  2017年,老人的小儿子突患肺病,切除了部分肺叶,一年要住好几次院。即使不住院的时候每天也要打水。儿子住院的时候,陈秀兰早上把孙子送到学校,再折回头到镇里照顾病床上的儿子。下午放学时,再赶到市区接孙子。一个80岁的老人,就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为了儿子这个特殊的家庭坚持着。

  老人随身带着降压药,但是她说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压,因为她从来没有做过检查。“我觉得我身体还行,就是有时候会头晕,头晕的时候就赶紧吃片药,我也不知道血压高不高。”

  自从老人的小儿子得病后,家庭经济情况陷入窘迫后,宝朝也感觉到了什么。以前每次经过学校门口的小超市,他一定要进去转转,拿点吃的让奶奶买。而最近一年多,他再也不进那个小超市了,不让奶奶买零食给他。

  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看到其他孩子都有礼物,奶奶也带着宝朝进超市转转,给他买了一盒酸奶和一包饼干,一共花了12元。

  “我不敢老,我要是没了,这个家就散了。”老人无奈地叹着气。

  『说什么都要让孩子上完学』

  经过6年的学习,宝朝的进步很大。张敏老师介绍,这里的孩子们根据学习情况和生活劳动能力分为ABC三组,A组是最好的,宝朝就在A组。“这几年宝朝的进步很大,写字、画画、抄课文都做得不错。”张老师拿出两张宝朝的画作,涂色均匀,色彩搭配合理。而且宝朝的语言能力和劳动能力很好,他能够熟练地运用Ipad智能学习工具。

  陈秀兰说:“孩子现在在家里吃完饭都知道自己收碗、刷碗和擦桌子了,以前从来不敢想。”更让老人高兴的是,孩子现在已经认识公交站牌了,也能看懂如何坐公交车。“如果不是这6年的学习,孩子咋会干这些。”老人坚信着自己当年的决定没有错。

  根据学校的体制,宝朝想完成学业还得继续上5年。“我说什么都要让孩子上完学,我只要有一口气在,孩子就能上学。”陈秀兰坚定地说。

  目前老人的全家经济来源除了小儿子偶尔摆渡,主要依靠老人的尊老金和孩子的残疾人补助。对于眼下的困境,老人希望小儿子一心治病,实在不能摆渡了,就去申请民政救助。

  陈秀兰最后说,虽然她暂时还有能力照顾孩子,但是毕竟年岁大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而儿子重病、儿媳智障无法照顾好孙子,她盼望有好心人关注孩子的成长。

标签:老人;陈秀兰;孙子
责编:张顾颖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