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乔平仲)今年以来,全市水务系统担当作为,超前谋划,精心准备,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
1月下旬开始,组织对全市工程险工隐患、在建涉水项目、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河湖行洪障碍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梳理和分析,并委托专业机构对全市72座中小型水库开展全面体检,督促消除工程风险隐患。在此基础上,市水务局又派出由局领导带队的9个工作组,针对各县(市)区34项汛前准备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并跟踪落实。同时,持续加大河湖 “两违三乱”整治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清除阻碍河湖行洪的违法圈圩190起、违法建设746起。
根据今年机构改革、职责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调整充实防汛防旱指挥机构,积极落实各类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保障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流域性工程及中小型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在《新华日报》公布;全市重点水利、城市防洪、市区排涝、抗旱调水等工程责任人名单在《徐州日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组织修订了防汛防旱、防台风、城市排水排涝、蓄滞洪区运用等应急预案。同时,根据工情及水情变化,完善主要水利工程运用、故黄河洪水与水量、水库洪水调度等方案。进一步核定主要河湖防洪防旱特征值,健全水文监测网络,提高水情、旱情预警发布的及时性。
鉴于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偏少,经报省水利厅批准,启用南水北调刘山站,开启市管解台、单集、大庙、郑集等站,加大向市区故黄河、云龙湖补水,已累计调水翻水4.4亿方,有效保证了全市用水和市区水环境良好。狠抓防汛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市县储备块石3.7万吨、编织袋248万只、土工布15.4万平方米,防汛抢险专业队达到8支。5月27日起,为期一周的徐州军地联合防汛抢险暨第十二期防汛抢险培训在省防汛抢险训练中心举行。
工程措施是防汛防旱的基础和保障,全市水务系统始终将水利水务工程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年度投资31.2亿元的重点水利工程、28.8亿元的水务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郑集河输水扩大工程水下部分已完工,并投入抗旱调水运行;刘山北站拆除重建工程主体建设已完成,正进行机组调试运行;丰县、沛县、铜山区水毁修复工程全面完成,黄墩湖滞洪区调整建设、市区易淹易涝片区治理、积水点整治应急工程正在加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