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州推动区域合作从“大写意”迈向“工笔画”
2019-06-04 09:0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5月18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研讨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活动在徐州市成功举办。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局主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魏礼群等领导、专家齐聚古彭徐州,围绕新时代深化区域合作进行深入研讨,为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把脉支招、建言献策。通过广泛交流,进一步强化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共识,凝聚了共建温暖幸福“淮海大家庭”的行动合力。徐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铁根在会上致辞,市长庄兆林主持了大会。

  周铁根在致辞中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要求,2018年12月,淮海经济区范围内的10个城市主要领导齐聚徐州,召开协同发展座谈会,共同签署《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布协同发展宣言,拉开新时代淮海经济区新一轮合作的序幕。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是国内研讨区域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的重要学术平台。站在新起点,徐州将以举办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专题研讨会为契机,坚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加快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不断开创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要进一步完善协同发展理念,提升思路谋划精度,推动区域合作从“大写意”迈向“工笔画”。要进一步聚焦协同发展重点,加大工作落实力度,以高质量落实工作机制创造高质量合作成果、提升高质量发展境界。要进一步健全协同发展机制,拓展合作交流的维度,促进政府与市场同向发力、官方与民间相互聚力、顶层与基层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强化协同发展初心,彰显成果共享温度,让更多合作成果惠及淮海经济区人民群众。

  开拓新时代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新境界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局主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魏礼群

  我们要深刻认识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站在新时代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审视淮海经济区的战略地位、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使之成为“经济低谷”崛起的新高地、成为城市群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成为跨行政区联动融合发展的好样板。要科学把握深化合作重点方向,坚持“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协同发力,坚持做强中心与带动周边统筹推进,着力开拓新阶段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新境界。徐州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做大做强,自觉当好新时代区域协同发展的引领者和区域合作的“发动机”。深化区域合作,需要担当,也需要智慧;需要放眼未来,也需要立足现实;需要形成工作合力,也需要创新体制机制;需要内部努力,也需要借助外力。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是研讨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的高端学术平台。我相信本次专题研讨会一定能给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真知灼见,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一定会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的六点思考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 范恒山

  如何履行好使命职责,推动协同合作深入务实发展,为区域增利、为国家立标?我谈六点看法。第一,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方向对、意义大。第二,要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协同发展的核心目标。第三,要把推进实现资源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作为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第四,要站在一体化的高度推动协同发展。第五,要加强与国家区域战略的对接融合。第六,要充分发挥徐州在协同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供给侧结构调整推动扩大内需

  实现淮海经济区跨越式发展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郑新立

  当前,我们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扩大内需,有5个发展的重点需要紧紧抓住。淮海经济区的发展如果能抓住这5个重点,就能够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一,要用技术创新带动制造业的升级,打破供给的瓶颈。第二,要用城乡融合推动来实现乡村振兴,打造经济发展最大的新动能。第三,以PPP模式促进公共服务的发展,补上供给的短板。第四,加快新基础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第五,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确保能源安全。

  中国城镇化新格局中的

  淮海经济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大卫

  中国城镇化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城镇化体系协调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核心地位?我觉得,一是要注意培养完善城市功能,特别是产业链接、要素支撑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共享等方面功能;二是要有足够的创新、就业和消费吸引能力;三是要注意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宜居环境,使徐州真正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四是要注意打造新平台,发展创新型经济;五是要坚持黄河故道区及相关流域的整治与发展,持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六是要通过文化传承保护,进一步形成文化上的向心力。

  对徐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的几个建议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洪银兴

  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怎么规划中心城市。首先是对徐州的区域定位。我认为徐州的发展,实际上是三大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交汇点的问题,第一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第二是长三角一体化中间的中心城市,第三是“一带一路”交汇点的节点城市。从协同发展来看,徐州主要有三大目标:一是融入长三角,获取发展的动力;二是辐射淮海经济区,获取发展的市场和资源;三是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展开放型经济。其次,现代化经济体系包含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城乡区域体系。在淮海经济区中,徐州怎样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体系?协调联动中间,我觉得必须解决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深化一体化

  迈向同城化

  ——安徽省政府参事 程必定

  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导向是“深化一体化,迈向同城化”。特别是在一小时车程内的城市,要着力迈向同城化。如何同城化?有五条建议:第一,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化,如互通公交、轻轨;第二,推进生态保护同城化,如共同打好蓝天碧水绿地保卫战、复制皖浙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第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如在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实行优质资源共享;第四,推进市场准入同城化,如统一质检、企业注册等标准,统一市场;第五,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如取消比拼式竞争、加强分工合作,突出各市首位产业,可依托各市最强的企业共建产业联盟等。

  打破壁垒 融合发展

  打造边界地区发展示范载体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张述存

  我提出几个关于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具体问题,向大家请教。第一,关于淮海经济区建设范围的再探讨。第二,关于打造淮海经济区的方向目标任务的问题。第三,加快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制度供给,打破行政壁垒的问题。第四,淮海经济区融合发展的问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二是加强产业的协同发展,三是加强环保融合,四是加强开放融合,五是加强社会事业的融合。第五,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分工问题。成员城市优势互补、各放异彩。第六,淮海经济区的人才问题,淮海经济区的发展急需人才支撑,高质量的发展必然需要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实现人才政策的协同。

  省际交界地区的

  协同发展之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史育龙

  基于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之路,提三点建议:第一,从淮海经济区的全局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建议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整合各市的力量,共同研究编制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第二,进一步做大中心城市。对于徐州等已经具备一定区域中心功能的城市,要按照培育发展现代都市圈的意见要求,增强辐射功能,促进跨省周边县区一体化发展。第三,建议淮海经济区10个市共同打造国内最佳营商环境区。

  链 接

  嘉宾发言集锦

  推动国家层面对淮海经济区进行顶层设计,尽快地制定发展规划,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刘以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兵团原副秘书长、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要强化中心城市的引领,以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为抓手,带动淮海经济区的协同发展。

  陈 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要把徐州打造成为高质量成本管理中心、成本适应性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本导向供给侧改革示范区。推动淮海经济区发展世界级成本竞争力制造业集群,把淮海经济区建设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三足鼎立的国家成本竞争力三角之一,成为未来20年国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

  沈体雁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区域协同发展,要强化文化引领。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很多的工作会比想象的更加顺利,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杨朝明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历史积淀深厚。建议下一步围绕协同发展,研究探索统筹发展规划、统筹项目布局、统筹制度政策,携手推动区域振兴发展。

  王心同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副司长)

  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目标是发展,关键是协同。我的建议是,各方支持,共同努力,尽快打造淮海经济自由贸易试验区。

  宋学锋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

  关于区域合作,第一求同存异,第二先易后难,第三是齐步走、小范围试、同步做。

  张建清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教授)

  如何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我认为有4个关键词“共建、共享、同步、同行”,就是推动产业升级共建、推动科技平台共享、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步、推动品牌建设同行,力争淮海经济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助力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王 耀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要将城市间的合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共同编制淮海经济区合作规划,建立互利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徐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

  肖金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