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磨石塘乡村振兴发展
2019-04-30 10:02: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孙阳阳

  一口老井,数道深深勒痕,承载了祖辈的记忆,也是磨石塘这座山村历史发展的见证。

  从“嫁女不嫁磨石塘”“生在磨石塘、拿命去种粮”,到“西有马庄,东有磨石塘”,从过去偏于一隅的破旧山村到如今修旧如旧、干净整洁、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从原来偏僻落后的小村庄到茱萸山街道办事处的入驻,文明实践和生态建设让磨石塘成为乡村振兴的后起之秀。

  文明实践带给村民幸福感

  乡村要振兴,文化必须振兴。

  去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如火如荼开展,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内涵,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为老百姓解决了众多实实在在的难题。

  磨石塘村所属的茱萸山街道,位于贾汪城区东部,区域面积46.38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集聚有3个4A景区以及蛟龙湖、大景山、风之谷乡村旅游景点,是贾汪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重要战场。依据街道实际情况,分别成立了景区、党员、普法、巾帼、生活、文艺宣传6支志愿服务队伍。

  今年3月起,茱萸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与群众面对面走访活动,24名志愿者分组走进村里200户群众家中,带去党的政策,了解村民难处。“走访中,有几户留守儿童跟随老人生活,我们告诉老人如果孩子想父母,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和他们父母联系进行视频通话。”志愿者夏无楠告诉记者。

  此外,根据各村的实际,充分依托学校、景区、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紧贴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普法教育、义务帮扶、理论宣讲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群众中引导和凝聚群众,推动了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家”的温度,增强了向心力、凝聚力。

  张保奎是磨石塘村老党员,他主动带头学习宣传政策、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美丽乡村。他告诉记者,村里文明实践站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每个月都有一到两次文艺演出、法治宣讲,接地气、有传统、有温度,很多村民在享受文艺节目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潜移默化懂得了很多政策。

  生态建设实现家门口增收

  村民精神生活富有了,物质生活也在不断提升。

  “现在是真好了,出家门就是柏油路,到哪里都方便,家家户户是自来水、天然气。”磨石塘村村民杨卫金介绍,以前天不亮就要提着桶去村西口的老井打水,去晚了就是浑水,遇到干旱季节,吃水都是问题,更别说农作物收成了。

  如今,道路的通达、村庄环境的变化、靠近景区的优势,磨石塘人再也不用靠天吃饭。“我们村种瓜果的比较多,像我家就种桃、西瓜,以前是肩扛背挑去卖瓜果,现在直接开机动车去售卖,又方便又省力。而且现在我们村环境好了,靠近景区,有时候来村里旅游的游客还会过来采摘。”张大叔高兴地说,他家的西瓜地就在村西头,地边就是柏油路,无论是游客过来采摘还是拉去市场售卖都非常方便,收入一年比一年好。站在田间地头,望着一垄垄蜿蜒的地膜,西瓜苗正茁壮成长,一片片新绿随风飘荡,仿佛收获就在眼前,乡土气息、田园特色尽显,远山如黛,笼罩着薄雾,秀美而迷人。

  环境好了,游人多了,磨石塘的民宿也兴办了起来。“莫相忘”便是磨石塘的第一家民宿,石磨文化尽显,小桥流水,古朴优雅。志愿者宗世杰告诉记者:“‘莫相忘’作为一个旅游驿站对外开放,可以为游客提供咨询、休闲、居住等基本功能,目前已经基本具备对外开放条件。游客在这里休闲,出门就是农家乐,非常便捷。”

  下一步,茱萸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主要任务,扎实开展志愿服务,重点做好景区特色服务、党员志愿活动等,为村民朋友们带来更多更好的服务项目,切实为老百姓解决生活困难和问题。同时,充分依托旅游等优势,按照服务本地农民和外来旅游者的双重要求,积极探索精耕田园经济,全力支持村民兴办农家乐、民宿,带动村民创业致富。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