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6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王田园 孔庆乐)今年以来,沛县以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能源资源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推动全县绿色发展,全面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
优化生态空间结构
对重点行业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严格控制环境风险项目。继续整合和提升现有工业集聚区,加快钢铁、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整合提升。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基础上,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为骨架,以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为引领,加快构建生态廊道建设。重点构建“两湖(微山湖、安国湖)、三廊(京杭大运河景观廊道、大沙河景观廊道、徐沛快速通道景观廊道)、多片区(汉城公园、汉之源、鸿鹄园、沛公园等景区)生态空间结构。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节能减排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发展清洁生产,推进制造业绿色化、生态化改造,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发展一批骨干企业。着力控总量、提质量、增品种、优结构,加快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强化化工污染治本工程,实施最严格环境管理标准,落实“两减六治三提升”减化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要求,坚决关闭规模小、污染重、治理无望的化工企业。
严格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提高电煤使用比重,削减非电工业行业用煤总量,减少直接燃烧、炼焦用煤及化工原料用煤。今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06万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比2016年减少92万吨,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调整为5.8%,电煤比重达50%以上。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工作,大幅降低重点行业和企业能耗、物耗,强化园区企业资源、能源等进岀平衡管理。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今年,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5.86亿立方米以内,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22%以内,城镇新建民用建筑95%以上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
制定并实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方案,扶持货运多式联运发展,引导中长距离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水路运输,提高煤炭、钢材等原材料和产品的铁路、水路运输比例,降低公路运输比例,加快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积极推广厢式化、清洁能源货运车辆。具备铁路货运条件的火电企业一律禁止公路运输煤炭。钢铁、焦化企业内部运输煤炭、铁矿石等,全部改用轨道或传送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