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州发布《加快徐州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0年初步构筑 现代化五大多式联运体系
2019-04-12 09:53: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郭爱华)记者日前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由市交通运输局等20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加快徐州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于3月29日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将依托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完善现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优化多式联运体系,全力打造集区域性公铁联运、华东地区大宗物资铁水联运、淮海城市群河江海联运、区域性航空货运枢纽为一体的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根据该《计划》,我市将以交通强国战略为统领,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运输结构调整,着力发挥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多式联运的组合效率,大力提升和完善京沪陇海铁路、京杭运河功能,形成沟通南北、服务东西的枢纽能力,巩固服务南北大宗物资公铁水联运地位,加快形成集装箱多式联运能力,推动多式联运装备、技术和服务的全面提升,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与现代供应链、地方产业链、互联网+、传统运输业深度融合,着力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力争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大局中,发挥先行先导作用。到2020年,初步构筑现代化的“公铁联运、公铁水联运、河江海联运、空陆联运、海陆联运”五大多式联运体系,多式联运网络、枢纽、装备建设取得进展,多式联运标准、规则、制度、信息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全程组织能力的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对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绿色发展的效果进一步显现,对运输产业转型发展、地区竞争力提升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方面:坚持陆港、海港、空港和内河港联动建设,加快列入“十三五”项目库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重点突出六大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建设,助力加快建设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打造东西双向开放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到2020年,构建有效衔接的铁水联运系统,进一步完善大宗散货海铁联运和铁水中转联运系统,完善集装箱水铁联运设施和能力,实现基础设施的高度专业化;建成以铁路货场、港口码头和空港为依托的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支撑系统。

  联运通道方面:依托京沪、陇海“十字型”铁路枢纽,建成横贯东西的亚欧陆桥通道,做大做强中欧(亚)国际货运班列;依托长三角大型制造业基地的市场空间、江苏向西发展的重要支点,充分发挥京杭运河贯通南北的黄金水道优势,优化与长江干线的内河航运通道,稳定与江苏太仓港的集装箱定期班线,根据江海直达船型发展情况适时形成与上海洋山港、浙江舟山港的江海直达运输通道;构建便捷快速的陆港通关能力,打通与连云港港、青岛港等江苏、山东沿海主要港口的内外贸通道,构建与连云港协同联动机制,依托连云港30万吨港口打通向东出海口,连通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

  信息平台方面:统筹考虑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多式联运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多式联运信息化试点,推动物流信息数据化、标准化;推动“互联网+”服务的应用,借助试点工程构建物流信息网络平台。

  联运服务方面:加快引入有实力的多式联运物流企业,重点培育2-3家本地企业开展规模化、专业化多式联运服务;培育服务于多式联运的信息、咨询、金融、保险企业;制定本地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培育的支持政策。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一体联动、结构优化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2019年底,中欧(亚)班列同比增长20%以上;到2020年,内河集装箱运输量达到5.5万TEU,铁路货运量达到850万吨;与2017年相比,全市多式联运货运量、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30%以上;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下降到12%左右。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