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8日徐州讯 今年以来,沛县公安局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学生返校等节点,针对“方式、对象、内容、机制”四个不同方面,针对性开展实战化、点对点防诈骗宣传,切实增强群众防骗识骗能力,全力构建全民反骗格局。
突出多样化,巧用多种宣传方式,着力打造立体格局。组建由派出所民警、社区干部组成的“防骗小分队”,深入基层辖区,大范围张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海报、标语。同时,加强与金融场所的沟通协作,在银行柜台、ATM机等位置张贴温馨提示标识,确保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覆盖到方方面面。通过入户走访、警民恳谈等形式,将近期电信诈骗案件典型特点和作案方式告知群众,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心理。同时,由社区民警深入沿街商铺,以座谈形式定点定位宣讲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提高防骗知识受众度。目前,该局共召开反诈骗座谈3次。
突出精细化,紧抓不同宣传对象,切实做到因人施策。针对受害群体普遍文化程度偏低、辨别能力较差等特征,通过案例分析研判,科学研判,重点对中老年人、家庭妇女等高危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工作。由社区所在辖区民警不定时在社区警务微信群通报发案情况及特点,及时给予提示防范,集合开展“案例点评”和“反诈骗宣传”,宣传内容做到紧贴实际,确保宣传效果。目前,该局已建立100余个社区微信宣传群,民警定期在群内更新防骗信息,提升社区群众的防骗意识。还要紧抓单位员工。组织流动宣讲团以“集中宣讲、摆放展板、发放资料”等方式走进企业、商场、医院、餐馆等单位开展防骗宣传。
突出丰富化,注重多样宣传内容,全面提升宣传实效。紧跟信息化时代阅读特点,将一些常见的、新型的通讯(网络)诈骗类型总结提炼成俗语或顺口溜,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向群众讲解防骗要领,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形式让群众入脑入心。还要注重趣味性。通过深入社区开办“防骗课堂”,以问答、抢答、竞赛等方式进行互动,全面揭露诈骗手法,群众更易接受和吸收,增强反诈骗宣传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今年以来,共开展“防骗课堂”3次。
突出长效化,构建多项宣传机制,形成全民反骗格局。对每起诈骗警情开展专题研判,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打防工作意见,对连续警情高发的银行、学校、社区,制定针对措施包点定向防控。同时,注重收集掌握新型诈骗方式、手段、特点及扩散趋势,及时发布预警性信息。对每起电信诈骗案件进行回访,一方面查找防范工作中的短板和漏洞,征求群众对民警防范宣传工作的建议,提出有效的加强、改进意见。通过案件倒查检验防骗宣传工作成效,并及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目前,共征集群众意见建议60余条。(边德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