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樊海涛)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面消除欠薪隐患,构建和谐用工环境,打好岁末年初“治欠保支”攻坚战,日前市住建局会同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对存在农民工工资支付隐患的19家建设、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
据了解,近期通过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以及领导批办、信访、来访反映,共有19家建设、施工企业单位存在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严重隐患。约谈会上,市住建局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这些单位的欠薪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重大隐患;市公安局传达了对重大欠薪案件实行挂牌督办的实施办法;市人社局对全市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情况进行了通报。
约谈会对近期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提出相关要求。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制定了具体的相关举措。有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单位要认真排查梳理解决好,坚决杜绝农民工工资拖欠等此类问题再发生。
其次,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整改措施。涉及到欠薪的单位要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各区住建部门要配合市、区人社部门,工作下沉,摸清底数,抓住问题关键,及时调解及时上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建设项目单位负有直接责任,在队伍引进、工程款拨付时严格把关。按照“谁承包谁负责,总包负总责”的原则,总包单位要对欠薪问题负总责,要认真落实“四项制度”,严格分包管理,不准违规分包。
第三,要严查问题,联合惩戒。按照相关要求,建设领域出现对民工欠薪案件的单位要严肃追责,实行联合惩戒,增加违法成本。对市、县、区政府进行督查考核,对工作不力的政府相关责任人追责,考核不合格要问责主要负责人。
目前,市住建局、人社局、公安局根据各自职责联合执法,形成了市一级的联合惩戒机制。建设主管部门主要查处项目建设违规违法分包及挂靠转包等行为。对相关违规行为,采取列入黑名单曝光,上报省平台、全省联动,并计入不良信用记录,停止全省招投标等措施惩处,情节严重的由省厅上报住建部,予以全国治理;人社部门及属地政府针对不签订劳务合同劳动合同的,不执行相关“四项制度”的,按照程序进行查处;公安部门对恶意拖欠款、恶意欠薪的包工头,对以民工工资名义动用黑恶势力恶意讨薪的提前介入调查取证,严厉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