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房村镇打造农村水利建设示范镇
2018-11-23 15:46: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国家级生态镇铜山区房村镇位于黄河故道至运料河畔,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人口8.3万,四大名优绿色农产品“浅水藕、黄冠梨、西瓜、99桃王”享誉大江南北。镇分管领导说,广大群众从惠民政策中得到了红利,从农村水利贡献份额中得到了实惠,是推进全镇农经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全镇高标准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和水环境改善等民生涉水工程建管力度只增未减,还让房村镇成为全区农村水利建设的示范镇。

  沟渠桥涵闸站配套、排灌自如,田间道路纵横交错、通达顺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环境怡人,“水”文章越做越精彩。近几年来,房村水利站针对部分河道行洪不畅、田间道路泥泞、水利配套设施陈旧不全等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集思广益,不等不靠,在站长苏永的带领下,积极争取上级水利建设项目,把重点水利工程放在了基础较薄弱、老百姓最需求的地方。“十三五”以来,房村水利站共争取高标准农田、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等项目资金近2亿元。通过项目实施,该镇共治理粮田十多万亩,实现项目区旱能灌、涝能排,旱田变水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镇杨楼村地处偏僻,远离水源,加之河道沟渠不畅,水利设施配套缺乏,成为严重缺水地区之一。苏永一边制订发展规划,一边逐级汇报争取立项,这项民心工程赢得了当地干群的普遍认可和全力支持,工程拆迁时许多老百姓纷纷要求不要任何补偿。通过河道开挖疏浚和渠道、闸站建设,水被引到了田头地边,1000多亩靠天吃饭的土地成为旱涝保收田。

  该镇尚王村有1500亩小麦地,是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之一,通过控制阀门就可直接将水连通到地里,不但省水省地还节省了很多时间。目前,房村镇已有2.5万亩耕地采用高效节水灌溉。

  房村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一直走在全区前列,市、区管网率先完成区域供水工程两网搭接,今年7月全镇居民吃上了地表水厂深度处理的安全卫生的骆马湖水,实现了与徐州市城区自来水一样的“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

  从漫灌到自流灌溉再到管灌,从种旱田到种水田再到种高效田,从吃压井水到吃上地表水厂处理过的自来水,房村水利站真诚践行,让老百姓在国家支农政策中得到红利。

  房村镇北靠黄河故道,南临运料河,境内有下洪、吴湾两座水库和23条镇级主要河道,赛似江南水乡。为让房村的水美起来,房村水利站除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外,还全面推行河道市场化保洁物业管理,河道保洁专职队伍全天候地专门巡查和打捞水面漂浮物及水草,清除河两岸及坡面杂草和垃圾。水体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后,镇规划建设的黄河故道万亩浅水藕水生态区,现已成为生态旅游观光基地。

  苏永说,房村水利站一班人践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还不都到位,乡村振兴战略涉水工程建设还有许多欠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服务广大百姓提升福祉方面,水利站还存在诸多缺失,因此,着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能干事、能担当的基层水利队伍势在必行。

  苏永从事基层水利服务25年,这位全区水利系统“最美水利人”和任职水利站站长多年的老站长,一贯能打善战。任房村水利站站长5个年头,累计实施20多项农村水利工程,从项目规划、申报和施工监管以及建成后的服务,他都率先垂范亲自参与,没有给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老百姓带来丁点麻烦,在老百姓的口碑中美誉一直居高。

  水利工程专业技术出身的苏永,更把工程质量紧紧抓在手上,把服务作为良心紧贴心上,每一项工程他都要全过程质量监督,服务更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在水利站办公场所,各类施工仪器设备摆放整齐,各项规章制度应有尽有,防汛信息化自动采集和会商系统正常运行,荣誉墙上满满的荣誉见证了该站立足民生、服务民生的精彩。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