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作霖 图/通讯员 睢宣
金秋时节,走进位于睢宁县城东部的睢宁公园,移步换景,榉树、广玉兰、樱花等景观树随处可见,灌木、乔木等应有尽有,树木参差,重重叠叠,给人以美感;乘船码头、台地花径、亲水平台等公园配套功能齐全;公园内设有老年文化活动区、青少年篮球区、儿童活动区等功能板块,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内城河、小沿河、小睢河等清水景观河道,像一条条玉带连接新老城区,为城市增添了灵性和韵味;黄河故道边,高党农民集中居住区,两层或者多层楼房,纵横成街,道路平整宽阔,景观绿化充满着勃勃生机…… 从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播撒在睢宁广袤大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美丽睢宁鲜明特色。
睢宁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提升全面小康,建设美丽睢宁”发展定位,坚持以“县当市建、镇当县建、镇村一体”理念为指导,立足实际,创新举措,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把生态建设全面融入到城市建设、提升城镇空间布局、综合功能、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加快镇村环境提档升级,实施“百村万树”“美丽乡村”等工程,探索实施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协同”运营模式,实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生态建设基础不断夯实,一幅天蓝、水清、地绿、城乡美的美丽睢宁新图景徐徐展开。
从睢宁小闫河由北向南慢行,河畔花红柳绿,移步换景。清清的河水静静地流淌而过,铜牛灯等不同主题的亲水平台渐次展开,如梦如幻;河道两旁的景观步道蜿蜒伸展,许多市民正怡然自得在河边休闲漫步……
变化的不只是小闫河。通过实施“碧水清流”工程、城区水环境治理工程、“水更清”工程等,如今的睢宁,已呈现一泓碧水绕城郭的美景。
近年来,睢宁县云河、小闫河、西渭河等景观综合改造,人民西路、下邳大道、中山北路节点等一批绿化项目全面竣工,云河公园、天虹游园、天和御景游园、睢宁公园等一批公园建成开放,新增和改造城区绿地226公顷。形成了以沿河、沿路绿化为轴线,以护城河、徐沙河、云河等区域绿化为重点,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以及宽松、优美、特色鲜明的园林景观。
作为京杭大运河线上“江淮生态大走廊”徐州段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睢宁县主动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大力建设“三横一纵一环”生态廊道,积极构建睢宁永续发展的“绿心”,睢宁县借助生态、健康、富民栽下“三棵树”为理念而实施的“百村万树”工程已然成为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的一把绿色钥匙。
黄河故道两岸,古邳镇村民种下了无絮杨、核桃树、水杉。“以前,河道两边是废弃地或滩涂,被村民零散的拾种。现在,流经古邳的9公里河段被统一规划,种上观赏树,风景比以前好多了。古邳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实施‘百村万树’工程植树既提升镇区环境,又带动村民增收”。
“百村万树”为睢宁带来绿色生态,也为农民建立了“绿色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7月,睢宁县委县政府提出“百村万树”植树造林工程,计划以全县400个行政村为基础,每村每年种1万棵树。截至目前,已栽植各类树木超1000万株。
根据睢宁县的规划,未来全县每个镇、街道、村庄都将拥有“微森林”,国道、省道、乡镇道路“移步易景”,一个全新的“生态睢宁”将呈现在面前。
邱集镇朱条村掩映在群山怀抱中,别有一番悠然情致。村子不大,有100多户人家,但密封垃圾桶却配备了30多个,平均每5户人家就配备1个。每天上午7点前,村里的5名清洁员就把垃圾桶彻底清理了一遍。下午,还会再清理一次。村里随处可见的垃圾桶,让村里环境变整洁的同时,也改变了村民的习惯。
村民宋桂说,以前不知道垃圾往哪儿放,随手乱扔。而现在,村民都自觉地将垃圾丢到桶里去。村里还实行专业化保洁,整个村子干净整洁,生活在这里真是太舒心了。宋桂的幸福感来自于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协同”运营模式。
睢宁县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开展“两网协同”试点工作,不仅实现了村庄美、环境优、农民富的目标,更为新时代乡村治理工作探索了新路,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目前,睢宁已建成运营“两网协同”站点11个,实现了县镇村全覆盖。最早开展“两网协同”的魏集镇,实行“两网协同”后,每天回收各类再生资源6-8吨,全镇垃圾总量减少了20%,每年综合节约垃圾处理费用近百万元。
睢宁县通过整合环卫保洁和资源回收两大网络人力资源和场地设施、完善资源回收网点和加工中心等举措,形成了规范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有效解决“垃圾围村”的现实难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乡风民风得到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两网协同”也让农村部分低值再生资源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更减少了垃圾填埋量,节约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维护了土地环境质量,从源头上巩固了净土保卫战成果。通过推行“两网协同”,保洁员、村民、低收入户、村集体和环卫公司均实现了利益共享。其中,保洁员通过做好责任区域内的再生资源分拣、回收等工作,每月可额外增加收入200-300元;村民通过出售可利用废品,低收入户通过进入资源站点务工,村集体通过出租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均增加了一定的收益。
“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高党社区新建的集中居住区建成两层“别墅”楼房630余套,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白墙灰瓦,纵横成街。村内统筹设计建设路网、绿化、供电、通信、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村史馆、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村民议事堂、百姓大舞台、沼气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和城市接近的公共资源。同时,新社区注重保留苏北乡村的风俗风貌,让农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双沟镇官路村集中居住区更像一个成熟的大型社区,房子一律是五层楼房,小区游园里不时有居民前来休闲、锻炼。游园里,亭台、长廊、假山、木质小屋在花草的映衬下别具一格,而巧妙装置的健身器材则让整个游园更加清新生动、韵味十足。
睢宁县按照“县城近郊的向县城集中、镇区周边的向镇区集中、其他村庄向规划布局点集中”的原则,将全县400个行政村、2800多个自然村优化调整为232个中心村,形成1个中心、5个中心镇、10个管理示范镇和农村集中居住点的“1+5+10+138”的城镇布局结构,并完成了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生态红线划定,全县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实现科学合理安排,2015年以来,睢宁县城新集聚13.9万人,镇区新集聚9.9万人;启动建设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80个,34个上房入住,7万余人搬进新居,新增耕地3.6万亩,形成了向镇区集中的“双沟模式”、向规划居住点集中的“高党模式”和旧村改造的“鲤鱼山模式”。
通过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动县域公共资源最大限度流向农村,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和城市接近的公共资源,过上让城里人羡慕的幸福生活。通过集中区建设唤醒沉睡土地资源,推动土地资源有效整合、耕地面积持续增加,不断拓展城乡发展空间。
睢宁县立足徐州城市发展新格局,主动融入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以“五城同创”为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魅力城市。
坚持成片开发、混合开发、融合开发,推进八里、宁江、经济开发区等园区总规审批,完成新老城区、高铁商务区控规审批,重点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完善主城区空间布局;加快小城市、新型中心镇、特色小镇、新型社区、特色田园乡村等规划编制,保持与城市总规有效衔接、有机统一,实现县域规划一盘棋。
大力实施城建重点工程和民生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实施高铁核心区道路、高铁交通枢纽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高铁商务区;推进新城区消防站、城市街坊中心等功能性项目,新建、复划1.3万个停车泊位,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以“国家卫生县城”和“省优秀管理城市”创建为引领,重点开展老旧小区整治和“物业提升年”活动;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强化违建巡查监管;深化数字化城管,建设智慧城市;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城市美誉度。
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说,睢宁将继续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敢闯敢拼、敢于亮剑的睢宁精神,在发展理念、城市建设、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刻变革,用创新的思路解决好实践探索中的问题,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着力建设“宜居睢宁”“生态睢宁”等,营造“城在景中、人在绿中”的城市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