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杨杰华:走过的邮路可绕地球18圈 去过最远的地方却是徐州
2018-10-30 17: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30 日徐州讯 从24岁踏上乡村邮路,徐州沛县的乡村投递员杨杰华风里雨里没有后悔过。再有两年就该退休了,他依然保持着对这份职业的初心,日复一日,乐此不疲。34年来,老杨在他负责的226个投递点之间来回“跑”过的里程累计超过了70万公里,6辆自行车和2辆摩托车被他“跑”到报废。“跑”这个词,是杨杰华对自己工作状态的概括。由此换回来的,是他连年的“先进”荣誉和发自内心的一份踏实。

  “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能误了接邮车和送邮件”

  “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能误了接邮车和送邮件。”这是上岗之初,单位里的前辈交代给杨杰华的“规矩”,他一记就是30多年。1984年至今,杨杰华在岗12000多天,只在父亲去世时请过1天假,投递出的600多万件报刊邮件无一延误、无一丢失、无一投诉。

  每天早上7点20分,从徐州来的第一趟邮车会准时到达沛县张庄镇邮政支局,杨杰华必须要在6点40分前赶到并做好接车准备,“邮车是不会等人的,误了接车那就是个事故”。杨杰华的家在8公里外,为此他6点就得出门,如果遇上恶劣天气,他出门的时间还要再提前10分钟以上,才能确保不迟到。

  从邮车上卸下邮包,杨杰华给自己规定的分拣时间是不能超过40分钟,分拣完就用手机扫码确认,“意思就是确认邮件由我负责了,然后就电话预约投递,有时候一天能打150多个电话,打得这半个脑袋都疼”。按照他的习惯,8点10分之前一定要开始投递,要赶在企事业单位上班前把报纸送到。之所以如此,这是杨杰华送报多年总结出的规律,而且越是阴天下雨,越要准时送报,因为这种情况下不少基层单位除了开会就是组织看报,没有报纸或是送晚了就会耽误事。

  杨杰华负责投递的片区包括张庄镇西片在内的46个村庄近百家企事业单位,也是零散邮件和包裹最多的一个区域。2011年冬天,一场50mm厚的大雪让邮车“罢了工”,杨杰华背着两只大邮袋,靠着双脚步行送了一天,全程下来近10个小时,跌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雪继续,回到家已经夜里10点半了。

  2013年7月28日,突来的一场大雨把张庄到卓洼村的道路冲毁。杨杰华走到这个路段,摩托车没法骑,他只得在大雨中推着走,雨水让视线变得模糊,一个趔趄,他摔倒在地。杨杰华爬起来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看磕破的膝盖和胳膊,而是忙着用雨衣遮挡邮袋里的报纸、邮件。

  把外出旅游的机会让给别人,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徐州

  包括杨杰华在内,张庄邮政支局的3个投递员服务全镇100平方公里内9.3万人口的报刊、邮件和包裹的投递工作,“虽然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一般人还真干不了,没有三五年的经历,光那些单位和地址都摸不清。”

  “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请假这活儿就没人干了。”除了对工作的执著,没有别的人替代是杨杰华这些年来“不敢”请假的另一个原因。

  2014年8月,一封地址明确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却没法送达,同事请杨杰华帮忙。原来,收件人是此前租住在这里的外地打工者,走前因交房问题与房东发生了不快,房东还在气头上。老杨了解情况后就苦口婆心做房东的工作,说录取通知书对一个学生、一个家庭多么多么重要,房东被老杨的热心打动说出了联系方式,录取通知书得以及时送到,一家人对杨杰华感激不尽。

  2008年8月,同样是在为高考学子送录取通知书的路上,杨杰华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也只在父亲出殡当天请了一天假,2017年底母亲去世时在邮路奔忙的杨杰华甚至连一天假都没请。按照当地风俗,老人去世,子女至少要守孝7天,他为此落了个“不孝”的名声。

  工作以来,杨杰华走过的邮路相当于绕地球18圈,但他去得最远的地方却是30公里外的徐州城。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作为对杨杰华的奖励,沛县邮政局先后给了他四次去北京、桂林、云南等地旅游的机会,他都让给了别人。别人说他憨,在他看来,少送一天报,在影响投递质量的同时还会影响到下一年度的报刊征订,“服务不好人家,来年就不愿意再订报了。”

  工资收入不高,他还拿出相当一部分“帮这帮那”

  “条件虽然艰苦,可我知足,咱是农村人,没那么娇贵。”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老旧瓦房,是杨杰华和他两个同事的办公室。在老杨看来,360行无论哪一行都得有人做,“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做好与做不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工作上的事,只要交给杨杰华他二话不说,工作之外的事找他,他也义不容辞。

  作为徐州邮政系统的劳务派遣工,杨杰华每月可以领到4300元左右的工资。就是这样一份工资收入,他还拿出一部分来做公益和慈善。

  张庄镇老镇区徐沛路与黄河路平交路口是一处小坡道,因长年的车辆碾压形成了一个长约2米、深10公分的路坑,不仅影响通行还经常造成事故。杨杰华买来砂石水泥,又请来两位朋友帮忙,利用晚上车少人少的时间把坑填上铺平,老杨为此花了1200多元。第二天很多路过的人还在纳闷:修路的时候咋没听到机器响?

  范楼村的健身器材原来被安放在一处长满杂草的空地上,锻炼身体的人不方便,杨杰华拿出5000元交给村支书,3天后,150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完成,上面还设置了几处石凳。大伙儿事后得知,这是杨杰华出钱干的。

  陈楼敬老院20多位老人每个季度都会收到一份礼物,有时是水果,有时是鞋袜,赶到谁的生日还会有一份精致的小蛋糕。敬老院院长陈小青说,这都是邮政局的老杨送的。

  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小苗的手上时,老杨从孩子的喜悦中看出了一丝惆怅,“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为学费发愁呢。”临走时,老杨掏出身上仅有的287.5元,塞到孩子母亲手中。

  每年究竟拿出多少钱来“帮这帮那”?杨杰华的同事帮他算过,平均下来每年至少要有1万多元。从1988年获得第一个邮政工作先进个人,到2017年获评“感动沛县十大最美人物”,杨杰华在地方上连续26年年年受表彰,荣誉证书摊开来能摆满一桌子。(闫峰)

标签:邮递员;感动沛县
责编:戚阜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