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樊海涛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037平方公里;人口1040万,是江苏唯一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其中市区人口330万。
近年来,徐州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创新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构建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地下有“格”(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城市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大幅度提高,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数字化助跑
城市管理上台阶
“淮海西路与苏堤路交叉口附近,好像热力管道漏气,路边热气腾腾,四处弥漫……” 10月20日上午8时许,徐州市数字城管12319热线接到市民这样的反映。接线人员随即通过系统反馈至问题所在的泉山区城管二级监管指挥平台,数分钟内发现问题并联系了热力管道产权单位,不到两小时就解决了问题。
如此高效的管理得益于徐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运作模式。为促进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升,让百姓更满意,徐州城管部门近年秉承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系统智能化的理念,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感知、分析、监测、指挥、服务”五位一体,打造“智慧城管”。
“目前,徐州数字化城管工作取得了崭新的进展。”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杨怀亚介绍,自2011年5月正式运行的市数字城管系统,建成了9个基础子系统及12319呼叫、市民城管通、无人机空中监管、视频监控等26个拓展子系统。
数字城管系统由1个市中心、7个区中心、35个市级职能部门二级终端,51个办事处(镇、管理处、园区)、50个数字化城管岗亭三级终端,1400部处置通组成,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完善了“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数字城管运行机制,实现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的互联互通,确保了城市管理有效、高效和长效运行。
数字城管采集内容已覆盖了市容环境、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等6大类事件和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7大类部件,涉及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将6区、34个市职能部门(单位)的城市管理职能全部纳入长效管理和综合评价,变“小城管”为“大城管”。“该系统还建立了相关基本工作机制,形成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长效管理考评体系。”杨怀亚表示。
目前,全市每天有100个监督巡查人员在街头查找城市管理问题,初步建成了覆盖重点区域和最主要路段的视频监控网络,问题发现的数量和及时性大大提高。“如占道经营问题,由发现到解决已由过去的4小时变为2小时。”相关负责人说,2017年市数字城管系统共上报案件130万余件、立案73万余件、应结案54万余件、结案53万余件,结案率为98.47%,按期结案率为88.03%,大量的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易反复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据悉,徐州在“数字城管”方面所做的有效探索和大胆创新得到广泛认可,数字城管系统被评为国家住建领域信息化示范项目;“全民城管系统”被评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创新创意优秀奖。根据市人大组织的万名市民问卷调查结果,数字管理工作满意率达99%。
城市固废实现源头管控智能化
每天早晨,经济技术开发区美的城小区居民孙海英出门晨练时,都要手拎已分类的垃圾,来到小区一个分类垃圾回收点,分别按开“塑料”“纸张”等箱体的盖子,把相应类别的垃圾投入。不过她所扔的垃圾袋较特别,都张贴由自家专用的二维码。
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罗辉介绍,近年来他们在全开发区内创新性开展分类垃圾回收。目前,他们建立一套智能化的“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管理系统”,在居民小区、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配备分类生活垃圾回收设备,入户配置盛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箱和其他垃圾的三种垃圾箱,为用户开通手机APP并配发垃圾分类卡、垃圾袋和二维码。居民每日将垃圾分好类,扔垃圾时在装可回收垃圾的袋子上贴上二维码,可经过物业称重获得积分。
“我们以物业公司为分类垃圾的管理主体,负责垃圾的回收,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他说,物业开箱将分类垃圾集中至固定地点,为每个袋垃圾扫码称重,按市价计价,转换成计分返还业主。积分积累多了,业主可用来交物业费,也可直接兑付现金。“较大的废品不好投放分类垃圾箱或一些业主积存一定量的分类垃圾,物业可在周末集中回收。”
“长安路小学刘某某累计积分5338分;美的城邵某某提现99元……”10月29日上午11时,记者在该开发区垃圾分类信息管理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各社区、机关、学校等单位垃圾收集、积分等情况。屏幕上,全区分类垃圾开卡数、当日交易量、总交易量及积分数等情况一目了然,甚至给出小区业主垃圾分类回收的排名。
“徐州市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2800吨,年产生垃圾量超过100万吨,现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必由之路。”徐州市城管局机关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吕茂松介绍,推行垃圾分类,近年来他们一直在行动,通过多渠道宣传让市民“懂得分”,通过多形式激励让市民“乐于分”,通过多力量融入让市场“参与分”,通过多元化推动让科技“帮助分”。
据介绍,至2018年年底,徐州实施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数量将达到564个、单位数量达到827家,市区和各县(市)建成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将分别达到45%和35%以上;各县(市)区都将完成大件垃圾和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建设,以及有害垃圾暂存点建设,按照分类运输要求配备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运输车辆。
“结合各地实际,我市积极探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可持续运行模式路径。”吕茂松介绍,我市将打造经济技术开发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并在云龙区黄山街道、鼓楼区牌楼街道、泉山区翟山街道各选取一家小区,建设示范小区,以此带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