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张蕊
一道道整齐的连栋大棚,一串串丰硕的葡萄挂在枝头。走进刘集镇天观生态园,随机取下一个防虫袋,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粒粒颗粒饱满、圆润多肉的葡萄。
“我们天观的葡萄是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标准化栽培出来的,每一串葡萄控制在50个颗粒左右,一串葡萄的重量稳定在一斤三两到一斤四两之间,每一个葡萄颗粒都在13克重左右。”天观生态园负责人马成基自豪地说:“我们天观的葡萄平均价格在30元至50元一斤,阳光玫瑰品种能卖到六七十元一斤,平均一粒葡萄就合成一块多钱呢。”
标准化栽培出的葡萄,引进的是日本最新的葡萄品种;肥料选用草炭土加上草原羊粪作为基肥,使土壤透气性极好;水溶肥使用1.4万元1吨的冲施肥,比有机肥还要好,容易吸收,各种微量元素都有,喷灌后可以完全吸收;使用进口的低毒农药,保证质量安全;其他诸如灌溉、施肥、人工修理串行等等,均按照国际先进技术标准。
经过层层把关栽培出的葡萄,现已入驻上海欧尚等大型超市和食行生鲜等电商平台,就连北京人民大会堂都在使用天观的葡萄供宴会使用。
江苏省葡萄协会会长徐卫东称赞:“天观葡萄做成功了!”正是因为天观坚持高标准化栽培高品质葡萄,才能在市场上卖出好价钱,得到市场认可。
有了高质量,还需要打响品牌。2015年铜山区在上海组织沪铜合作恳谈会,马成基作为新型农民代表参加。在考察过程中,马成基意识到自己做的农产品与精品农产品之间的差距甚大,果品包装、营销理念都很落后,自己的葡萄进入上海市场更是连想都不敢想。不久马成基又跟随区精品农业考察团去了台湾,回来后马成基像变了个人似的,充满了干劲,准备大干一番!
从那之后,马成基开始拜师学艺,结交圈内专业人士,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营销理念,多次往返上海学习精品水果管理运营经验、开拓上海市场、拓宽销售渠道,逐渐打响了“天观”的品牌。
“天观在两年内更改了4次包装,设计企业标识,光设计费就花了上万元。”致力于打造高端精品的天观,在品牌建设上下了大手笔。
“要维持最好的口碑,让全国老百姓提到葡萄,就能想到天观,做出品牌知名度。”马成基说。
天观的高质量+品牌建设的高品质精品水果之路,打造出铜山样板。而在铜山郑集镇,徐州润嘉食品有限公司更是将他们的蔬菜销到了国外。
“我们润嘉栽培的西兰花、娃娃菜通过了ETI认证和欧盟GAP的392项蔬菜标准认证,在英国销售了10年,在韩国也很畅销,知名度很高。我们以出口的标准栽培出的娃娃菜打开上海市场,现在是上海市唯一一家设立专区的标准化示范基地。”润嘉食品公司负责人高大召介绍说。
按照欧盟标准严格进行土壤检测、用水检测、环境检测。每个农产品事前都建立种植日历,列出种植计划,管理中全程跟踪,实行严格的溯源体系与工作日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栽培。使用土杂肥提高农产品质量,采用向农户发放农药的方式保证农药安全,引进了36台韩国进口循环育苗自动播种机供老百姓免费使用,同时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管理培训,提高种植水平,保证农产品安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使农民受益。
润嘉食品公司通过向周边农户投放种子、提供技术指导的方式,带动了周边郑集、马坡、黄集以及沛县等地区约两万亩的娃娃菜种植产业,现在每亩能够给老百姓带来1万多元的收益。通过片区种植的方式,以量大品质好做出了知名度,形成规模效应,用了七八年时间做出徐州娃娃菜品牌。
“片区越出名蔬菜销售才会越好,规模越大带来的规模效应,才能对企业对老百姓都好。”高大召由衷地说。
润嘉栽培出的西兰花和娃娃菜在上海市场是销售冠军,现在润嘉已经成功带动了徐州的娃娃菜产业,成为全国娃娃菜最著名的产区。润嘉在用实际行动向质量和品牌要效益。
“品牌相当于一个人的名字,叫得好听才会被大众记住;品质相当于一个人的素质,要质量过硬才能被大众接受;包装标识相当于一个人的脸面,脸面也要好看才行。”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光峰形象地比喻道。
在铜山,“品质”正在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涌现出更多的像天观、润嘉这样的龙头企业积极主动地去申报“三品一标”,提升品质、强化品牌意识、重视高质量精品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