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二十六中入选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2018-06-21 11: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本报全媒体记者 孙盈

  中国江苏网6月21日讯 在近日省教育厅公布的2018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活动中,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学的“关怀教育下的初中生品格提升工程构建”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全市唯一入选该项目的初中。

  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始建于1958年,历经60周年薪火相传,秉承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涵养出独特的人文情怀。学校全面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鼓楼区德育领航工程实施意见》精神,深入研究当代著名教育哲学家、德育学家内尔诺丁斯关怀伦理理论,将培养学生仁爱之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关爱他人和世界,作为学生品格提升的着力点,形成“关怀教育”德育品牌;将关怀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每个角落,为学生打造“关怀自我、关怀他人、关怀自然、关怀社会、热爱祖国”的育人场所;引导师生在相互关怀中共同成长。

  在关怀教育理念引领下,该校德育教学工作结出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2017年中考在2016年辉煌成绩基础上再次取得较大突破,徐州一中达线36人并考取14人,徐州三中达线70人,侯集中学达线67人,四星级高中合计达线129人;在全市各指标排名中,优分率进位2名、及格率进位6名、低分率进位8名、均分进位4名,是全市少有的所有指标均比2016年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学校。近年来,二十六中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学校声誉度、美誉度、社会知名度大幅提高,已成为徐州主城区的热点学校之一。

  着力文化创新

  营造温情的关怀氛围

  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关怀教育理论认为,关怀教育的落实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撑,学校生活应该给师生提供提升关怀能力的活动和机会。走进二十六中的校园,俨然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密植各色花卉绿植的校园一角、建设各式园林亭廊的休息区域,都为在这里生活的老师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自然和谐的景观场所。漫步校园内,亭廊之中悬挂关怀教育的各种宣示展牌、可供师生自主阅读的书架,更是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出学校关怀教育的阵地。同时学校着力打造亲情关系“孵化室”,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热情、理性干预青少年的“家庭关系”,促进学生父母感情融合、教育理念一致。通过亲情关系“孵化室”建构温馨的关系与氛围,让学生全方位体验关怀,使其心灵健康成长。

  在二十六中,关怀,还隐藏在处处令人感到惊喜和温暖的细节里:能够根据色温和照度高标准配置的教室照明系统;冬季午餐时间,食堂、餐厅为学生提供的温水;教师抽屉里随时为学生准备的暖贴、红糖、针线;流感期间教室里的板蓝根、消毒水;设置在学校多处的“校长直通车”信箱……一系列细微之处的设置,都是学校关怀与爱的表达,在为学生的情绪、问题表达提供合理出口的同时,更让学生感到真实的温暖。正是有这样的关怀教育作基础,2013年5月,该校初三学生阙梦凡、李明洋两位同学见义智为,救起落水女子,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也是二十六中多年来关怀教育的最好典范。

  “当下教育往往把僵化的价值观和信条当作真理,用赏罚、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导,而关怀教育则可以促进青少年独立道德思维的发展。二十六中遵从新时代‘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重视对学生的关怀教育,培育学生柔性心理,建立温情世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王彦飞校长谈及该校关怀教育时说道。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全面落实关怀理念

  要从根本上落实学校关怀理念,就必须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关怀元素。为此,二十六中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潜能发掘规律,灵活协调各课程之间关系,积极构建体现关怀理念的课程体系,使各学科成为践行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理念的重要途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翻开这本不厚的校本课程——《静待花开》,一则则教育箴言字字精湛,句句珠玑。记者了解到,学校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提升师生的关怀能力。学校教师每人每年都编写一个关怀教育的课例,最终形成具有各个年级特点的《静待花开》关怀教育系列读本,读本依据关怀理论,涵盖了关怀自己、他人、自然、社会、热爱祖国五个主题。课程以讲座、互动的形式开展,由班主任轮流向全年级学生开讲,邀请部分家长、教师旁听。课程实施五年来,总计开设1400余课时,从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出发,培养学生关怀能力,使学生达到身体与精神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情商,促成学生建构各方面的融洽关系。

  家庭是孩子最初获得关怀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场所,也是培养孩子学会关怀的最初的、最直接的、最普遍的环境,家庭成员的品性特征与孩子的道德品质有着密切联系。然而,青少年时期也是最易让孩子与家长产生价值观念冲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太多的家长很爱、但又太不会爱孩子。为此,二十六中优化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开设了“伴你成长”家校关怀系列课程,提高家长认知孩子、教育孩子、关怀孩子的能力,构建了“被关怀者”与“关怀者”良好的回应关系,为关怀型家庭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每天的“学讲课堂”上,关怀依然处处存在。关怀不仅有利于被关怀者的发展,促使其向关怀者转变,而且也不断成就关怀者的道德理想或道德自我。二十六中依托“学讲行动”,强调“助学”(教师指导帮助下的学习)和“互学”(同小组学生指导帮助下的学习)的运用,学生的积极配合和成长,师生、生生在关怀关系中相互影响,也成为教师持续为学生付出关怀努力的重要动力。

  创设常态化活动平台

  让关怀成为师生自觉行为

  学校依托“节日文化”“社会参与”“自主发展”等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关怀教育活动,形成了完整的活动育人机制。

  学校以14岁“青春仪式”“父亲节”“母亲节”为契机,开展“爱要勇敢说出来”家庭书信活动。在活动中父母、孩子以书信为载体,互相表达关爱之情,以此促进家庭的和谐关系,进而发展学生关怀他人的能力。学校每年在初三学生毕业后的第15个夜晚,通过“似水年华”毕业盛典,让全体师生和家长欢聚一堂,教师展示学生三年的成长花絮,学生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怀感恩老师、家长三年的谆谆教诲、母校的无私关怀。

  “这样的朋友我们该交吗?”“如果遇到校园欺凌,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呢?”……6月初,在全市唯一一家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内,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正在以案释法,对二十六中的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记者了解到,自该中心在校内成立以来,二十六中以活动为载体,联合检察院、法院、派出所、禁毒支队等单位构建关怀关系,带领学生开展“无悔青春 健康人生”法治、禁毒宣传活动,通过模拟法庭、实景参观、现场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社会、家庭对自己的关爱,学会关怀自我,提高防范意识,防范毒品侵蚀,避免激情犯罪,从而健康成长。

  学校通过组建“悦动飞扬”兴趣之家,开展滑板、无人机、跆拳道、足球、篮球、文学、书画、合唱等社团活动,让学生体验精神之美,关怀自我与团体的精神生活,构建良好的生生关系;校内设立“诚信寄存”失物招领站,同学们在校内外捡到的东西,都自主交到这里,失主可以自主认领物品;学校开设“大诚小爱”诚信义卖站,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同学们自主投币、取物,五年如一日,分文不少。学校“扬帆”志愿者服务队用诚信义卖的盈利为敬老院老人捐款捐物,提升学生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识。

  学校联合鼓楼区团委、培智学校,开展“同在幸福里”残障体验活动,体验哮喘、肥胖、肢体残疾等情况所带来的生活不便,提高自我对他们的关怀意识;同时向师生、家长、公众宣传关怀特殊人群、人人自由平等的理念,提高公众对特殊人士的了解与关怀意识。学校还与空军勤务学院结成共建关系,定期开展“军人生涯体验”军人进校园、学生进军营活动。活动中学生走进军校,参观军人内务、战术演练,聆听军史介绍与革命英雄故事,感受祖国的关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同时,校内建设“书生自有凌云志”国防教育训练基地,邀请军校优秀学员走进校园,依托训练基地,对学生开展军人内务、队列、障碍、战术等军事化训练活动,和军人交流国防教育学习心得,学唱军旅歌曲,以此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爱党、爱国情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在淮塔设立研学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师生开展红色足迹研学旅行,通过瞻仰“淮海战役烈士陵园、王杰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学生铭记历史,感恩先烈。同时鼓励家长利用假期带孩子研学旅行,关怀祖国河山,塑造家国情怀。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切实体验关怀和被关怀的幸福感,对他人关爱产生积极回应,从而形成正确道德价值取向,逐步形成关怀自我、关怀他人、关怀自然、关怀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怀和格局。”王校长告诉记者。二十六中多方面融合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全方位开展关怀教育的实践探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营造出了良好的家庭温情氛围,关怀教育已如同潺潺活水,浇灌出学生的品格之花。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