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7日讯 5月31日,在儿童节来临之际,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新闻大厦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两年来全市法院少年家事司法工作情况和8起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以增进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情况了解,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据介绍,2016年至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涉少及婚姻家事案件35087件,审结31235件。其中办理涉少刑事案件420件,这些案件类型集中于盗窃、强奸、故意伤害、诈骗、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抢劫七类,占涉少刑事案件总数87.23%。办理涉少民事案件7368件,这些案件类型集中于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抚养费纠纷、教育机构责任纠纷和生命健康权纠纷四类,占涉少民事案件总数的74.71%。就家事案件来说,离婚纠纷共26679件,占所办案件总数的76.04%,其次是抚养纠纷、继承纠纷和同居关系纠纷,分别占总数的6.56%、4.77%、4.10%。
发布会上,市中院通报了两年来他们在少年家事司法工作中的重点。
大力建设和优化适合少年家事案件特点办案程序和办案场所。坚持调解优先,最大程度修复受损家庭关系,两年来,全市法院少年家事案件调解率始终不低于55%,个别法院达81%以上。切实保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市法院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92份,建立临时避护室2个。建立并完善全市法院心理咨询专门场所。坚持“寓教于审”,较好地落实了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共同教育的立体庭审教育模式。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主动延伸审判工作,积极参与校园安全建设,坚持在新学期开学、“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及寒暑假期间开展系列普法教育和社会实践。两年开展活动百余次,普法受众万余人。通过央视《道德观察》《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播出典型案例30余例,通过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法治宣传400余篇。
充分发挥少年家事法庭在“政法一条龙”“社会一条龙”工作体系中的推动作用,联手构建并完善少年家事司法保护一体化机制。先后联合公安、检察、司法、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出台6份规范管理性文件,开展18次专题活动,促进全社会对妇女儿童保护形成合力。(全媒体记者 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