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马国明
通讯员 何计翠
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 去年以来,新沂市拘留所始终坚持安全为先、教育为重、创新为用的工作理念,积极践行治本安全观,实现了安全监管零事故、规范执法零投诉、队伍建设零违纪的“三零”目标,被徐州市公安局评为“人民满意单位”,赢得了法律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强化政治站位
提高责任意识
安全无小事,确保监所安全是民警的首要职责。该所狠抓学习教育不动摇、不放松、不懈怠,不断提高了全体民警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为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结合司法拘留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所领导不断教育引导全体民警,从维护全市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拘留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拘留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引导,全体民警政治站位意识更强烈,工作更积极,作风更扎实,业绩更突出,确保了拘留所安全稳定。
强化管理水平
提高规范意识
拘留所是个半军事化管理单位,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依法管理、严格管理和规范管理。2017年初,根据《拘留所条例》《拘留所执法细则》等法律法规,该所开拓创新,制定了“所长负总责,所领导分工负责,民警量化负责”的工作责任考核制度,为确保监所安全无事故,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拘留所将收拘、提询、会见、就医、监控巡视等工作,按流程细化至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了所领导、民警工作考评规范,便于民警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坚持日检查、周小结、月讲评,年终评先,一切以数字“说话”。量化指标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发挥了每个民警的聪明才智,充分激发了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17年以来共收拘被拘留人2125人次,调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93起,协助破获刑案2起,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强化化解能力
提高管教意识
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是拘留所的重要工作职能和优势,全体民警主动担当起消除对抗化解矛盾的“减压阀”,一年多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20多起,为新沂市政治和治安形势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好评。
拘留所办公环境亮化,窗明几净,食堂干净卫生,拘室内设有大屏幕液晶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直饮水机,被拘留人有开水喝、有热水洗澡、有电视看,2名医生24小时驻所,宣传卫生常识,防疫治病。还设置了亲情电话区,开通了远程视频会见室,为民警化解矛盾创造了良好条件。
拘留所的在押人员拘押期限短、流转快,要在短时间内达到管理教育效果,民警不仅需要责任感,还要有敬业奉献精神。该所现有9名民警,除一名军转干外,其余都是在公安机关工作时间约30年左右的老同志。他们有的是从派出所长调入,有的是从市公安局热点岗位转入,有的是从警以来一直战斗在现职岗位上,他们不忘初心、安心工作,为服务公安大局贡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年华。
强化民警素质
提高进位意识
针对和社会阴暗面负面效应接触较多,并且都是“单人作业”的特点,拘留所反复教育民警要经得起寂寞,受得住委屈,守得住清苦,战得胜诱惑,确保思想稳定,行为不越轨,素质不落伍,严格执法,努力做好工作。去年以来,实现了民警零违纪、零差错、零投诉。
拘留所从民警着装、仪容、礼节等生活小事抓起,督促民警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同时还狠抓民警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三德教育”,要求民警做一名风清气正、廉洁高尚的人民警察。
拘留所老民警多,工作中,该所坚持“四关爱”:民警过生日,送祝福;民警子女上大学、结婚和生孩子,送祝福;生病主动看望关怀,送祝福;直系亲属病故吊唁。“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一系列的暖警措施,让老民警更加珍惜工作,更加积极敬业,成为拘留所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