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州非遗传承人塑出“十里红妆”
2018-05-17 10:4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十里红妆”

  迎亲队伍中的人物身高都在30厘米左右,体重1斤左右;

  那八床喜被都是18厘米宽20厘米长的缩小版,龙凤的背面里面填充的是新棉花;

  大衣柜也是缩小版的,锁头都是铜的;

  那两个酒坛子的烧制用上了陶瓷大学学的烧制工艺,里面装的是女儿红。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挽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5月18日,浙江省宁海博物馆十里红妆文化园开园,主展厅一号厅的“十里红妆”展品由我市第四代非遗传承人朱月香为浙东女子铺就。

  给“要饭的买卖”坚守一份爱

  中国江苏网5月17日讯 朱月香何许人也?朱月香是我市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兼职做“陶艺”的面塑传承人。

  她来自邳州农村,从小跟爷爷学捏面人。小时候家穷,白面馍都吃不上,更舍不得用面练手艺,她就到河边挖红泥练。18岁时,朱月香到市区工作,但因无法接触面塑、泥塑,再赶上企业效益不好,干了一年多的她就离开单位全身心捏面人去了。

  起初,朱月香捏面人出售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家人认为这是“要饭的买卖”,要她找份正经的工作。但她咬牙坚持,顶着家庭和经济双重压力,坚守着这一心中所爱。

  转机是从2000年开始的,由于当时做面塑的人不多,她的作品又栩栩如生,所以很受欢迎,名声远播,价格也随之上涨,很多人慕名前来购买。但她不想成为挣钱的机器,便离开徐州到北京、山东等地拜访面塑大家名师,她要把面人做成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品。

  和丈夫一起全国各地看展览,对她捏面人时在人体比例、画面构图方面有很大帮助,创意也得到提高;跟王桂英老人学剪纸,让双手更加灵巧;到江南大学学装饰,到陶瓷大学进修,汲取其中的专业知识并将其融入到面塑、泥塑创作中去;担心眼花后无法制作出细腻精细的面塑作品,开始创作能世代留存的陶艺……

  朱月香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的很多作品不断获得国内外大奖,“要饭的买卖”大放异彩。

  千里之外发出邀请

  2018年3月28日,朱月香接到浙江一位设计师的电话,称浙江省宁海博物馆准备打造十里红妆文化园,想请朱月香参与布置主展厅一号厅的十里红妆展品。

  次日,朱月香即赶到宁海博物馆,了解其十里红妆文化园的主题和历史。

  “十里红妆是江南民间千百年来婚嫁文化的精神图腾,唯美地展示了江南汉族的婚嫁习俗和风情,也展示了民间传统工艺的登峰造极,‘千工轿’、‘万工床’、‘子孙桶’、‘首饰盒’……人们常用‘良田千亩,红妆十里’来形容旧时富家嫁女场面之宏大,嫁妆之丰厚。”

  “另外还有‘村姑救康王,浙东女子尽封王’的传说,传说中宁海村姑因解救南宋康王赵构后获准嫁女可享受凤冠霞帔和半副銮驾待遇,形容浙东女子出嫁一路风光一路红。”

  十里红妆女儿梦,朱月香决定为浙东女子铺就十里红妆,再现传说的美丽。

  按照要求,十里红妆民俗文化是以民间诙谐幽默的泥塑彩绘表现十里红妆长卷,结合声、光、电等多媒体展示元素创意表现;整套作品200余件,其中人物100余件,轿、桶、窗、盒、马等物件100余件,工期一个月。

  “一个月的工期非常紧,普通泥塑不用烧制直接上彩,但若运至千里之外的浙江宁海,为避免运输过程中碰坏,就必须烧制。”

  捏,晾,烧,上彩;锯,磨,编,配饰……这一个月内,朱月香第四代非遗传承人的能力和技术得到完美显现,终于将宏大、喜庆的“迎亲队伍”赶制完成。

  为浙东女子铺就十里红妆

  宁海博物馆八米展台重现“十里红妆”旧时嫁女场面。

  100余个人物中,新郎倌、马夫、轿夫、乐手、挑夫均各司其职,眉、眼、耳、牙皆生动夸张。不仅如此,无论是媒婆嘴角的痦子、手里的烟袋,还是人们背后的辫子、头上的帽子、脚上的鞋子以及胸前的红花,都惟妙惟肖。

  物件同样洋溢着吉祥喜庆。床上用品、衣裤鞋履、首饰、被褥以及女红用品等细软物件都在挑夫挑的礼盒中。大件家具两人抬,成套红脚桶分两头一人挑,提桶、果桶等小木器及瓷瓶、埕罐等小件东西盛放在红扛箱内……一担担、一杠杠都朱漆髹金,流光溢彩。

  “迎亲队伍中的人物身高都在30厘米左右,体重1斤左右;那八床喜被都是18厘米宽20厘米长的缩小版,龙凤的背面里面填充的是我买的新棉花;大衣柜也是缩小版的,锁头都是铜的;那两个酒坛子的烧制用上了我在陶瓷大学学的烧制工艺,里面装的是女儿红。”

  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朱月香很是兴奋和满意。

  记者 徐晓旭 文 记者 刘 冰 摄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