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王友娟
中国江苏网4月10日讯 东环街道办事处坚持“工业立街、产业强街”,抢抓机遇,突破瓶颈,优化服务,转型创新,通过“四个维度”发力,努力打造新兴产业集聚的高地。
打赢环保攻坚战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软环境。东环街道办事处坚定不移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启动金港路和引线河沿线环境整治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水污染阻击战、土壤修复持久战“三大战役”,努力实现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软环境。对排查出的270家“小散乱污”企业,下发限期关闭通知书96份、限期整改通知书174份。第一批关闭的80家企业已经全部停产、剩下16家关闭企业3月31日前全部停产到位。限期整改的174家企业结合东环低效用地盘活和项目征迁需要,正逐一进行分类整治;对引线河西岸、黄石路南北两侧开展环境整治,本次整治共计260亩土地、36家小企业、100余户小作坊,办事处组成5个工作组,经过6天6夜连续作战,辖区已经有240亩土地有效得到整治;金港路环境整治涉及沿线1026亩土地、62家企业、83户居民,计划5月底完成整治任务,截至目前,工作组用8天的时间完成了测量和评估工作。
通过低效土地盘活为新兴产业入驻腾出空间。东环街道办事处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敢打善拼、动真碰硬,对辖区2802亩低效闲置用地启动盘活计划,制订行动方案,分期分批投入人力和物力,突破土地受限、发展受限的瓶颈,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坚决打好打赢低效用地盘活这场硬仗,腾出招商引资空间,换来跨越发展后劲。
以优质高效全程跟进式服务吸引新兴产业。作为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战场,东环街道始终把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路径、工作考核的第一权重、锤炼干部的第一阵地,对落户东环的19个“1090”重大产业项目,逐一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实行“班子成员+机关科室+属地社区”三级联动包挂制度和问题联办制度,要求所有包挂人员“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对项目只能说“怎么办”、不能说“不能办”,以优质高效全程跟进式服务,吸引新兴产业入驻。
特色园区建设为新型产业铸造发展平台。东环街道办事处紧扣“一器、一园、一谷”三大特色园区,夙兴夜寐、全面发力。全力建设新微半导体加速器,打造“集成电路及ICT产业”新载体;积极推进卡特彼勒智能制造供应链产业园建设,培育产业链新坐标;和大数据局一道积极谋划“杨山科技创新谷”,围绕“集聚高层次人才、孵化高科技项目、培育新兴产业”目标任务,打造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平台、省级众创空间、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