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9日讯 过了清明节,气温再度回升,市场上的蔬菜价格整体大幅下降,尤其是叶类菜普遍进入“1元菜”行列。但是,细心的市民发现外地供应的蚕豆、豌豆、豆角、四季豆和毛豆等带“豆”的蔬菜价格偏高,零售价都在5—7元/斤之间。
野菜脱销 叶类菜便宜
昨天是清明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区各市场恢复到节前的人气。记者发现,小长假后各市场的大众蔬菜品种齐全,价格整体出现再回落态势。“这个小长假里野菜卖疯了,放假前进的200斤榆钱和150斤毛毛虫,竟然不到两天就卖完了,进不到货了!”矿西农贸市场的摊主周女士说。记者了解到,清明小长假后多家市场里野菜在售数量大减,原因是小长假里销量大,导致小长假后补给不足。
除了各类野菜受青睐外,大众蔬菜的价格比小长假前又有所回落,尤其是叶类菜。青菜、油菜、芹菜、大白菜等叶类菜价格都在1—1.8元/斤之间,香菜0.4元/两。此外,薄皮青椒2.5元/斤、尖椒3元/斤、小米椒1元/两、蒜苔1元/斤、洋葱1.5元/斤、西红柿2元/斤、黄瓜2元/斤。孙女士买了一大包蔬菜说,蔬菜价格随着气温回升而下跌,目前最便宜的是叶类菜,普遍都在1元/斤左右,去年春夏之交的菠菜曾出现供应紧缺价高现象,今年来看其行情很正常。
带“豆”蔬菜都比较贵
天气热了,各类新豆蔬菜陆续上市,但是目前本地市场的新豆们仍然要靠外地供货,所以它们的价格比较高。昨天上午,李先生去解放桥农贸市场买毛豆,带壳毛豆7元/斤,不带壳20元/斤。再问问其它新豆,带壳蚕豆和带壳豌豆5元/斤,它们去壳后的价格都是15元/斤。“我仔细记录了一下,眼下凡是带‘豆’的蔬菜价格都贵,据说它们都是外地供货的,本地还没长成。”李先生向记者介绍说。记者在走访多家市场时发现行情确是如此。豆角4元/斤、四季豆6元/斤、扁梅豆5元/斤,连本地的土豆近日也有大幅上涨,普遍在3元/斤。
“天气渐渐热了,很多人喜欢吃盐水毛豆,但是现在的价格还是比较高,再等一段时间新鲜也便宜。”摊主刘先生说。据介绍,像毛豆、豌豆和蚕豆,以及反季节的豆角、扁梅豆和四季豆,主要是南方省份进的货,它们主要是大棚生长的。预计,下月中旬后本地各类带“豆”蔬菜会陆续上市,届时它们会拉低市场价格。
预测:即将步入低价菜轨道
3月中旬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出现明显回升,蔬菜成熟期缩短了,大部分品种相继上市,北方产区部分品种蔬菜取代了南方蔬菜,由于南方气温正适合叶菜生长,特别是本地油菜、生菜等品种集中上市供应,形成南、北产地的蔬菜同时应市,供应充足,价格下跌。进入4月份,全国各地气温陆续回升,南、北蔬菜产地的各种蔬菜基本上进入盛产期,本地茄果类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品种在下旬可以上市,因而蔬菜价格仍有继续走低的空间。记者 于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