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新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草莓飘香 中低产田变身农民“聚宝盆”
2018-04-08 10:4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8日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农开轩)4月5日,记者来到新沂市合沟镇郇楼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只见田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沟渠桥涵闸坐落其间,绿油油的麦苗在阳光的照耀下随风荡漾。

  走进该村连排草莓种植大棚里,棚内红绿相间,红通通的草莓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种植大户吴传体正在忙着给前来采摘草莓的市民装盒,他说:“现在正是草莓销售旺季,我这棚里的草莓每天都有人前来采摘,每斤价格达到10元以上。每天早上我还要给附近的多家超市送货,包括周围县区邳州的一些超市。”

  据了解,吴传体是目前郇楼村最大的草莓种植户,种植草莓已有三个年头了,他种植的40多亩地草莓,每亩地收益均在1万余元。“我以前是个体户,2016年看到郇楼村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后,农业生产基础配套条件好,就从邳州来到这里流转土地,改行建起了草莓大棚。这多亏了农业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地里有水有电,水泥路也修好了,我才有发展草莓大棚的胆量,现在信心更加足了。”吴传体说道。

  在郇楼村,像吴传体这样种植草莓的还有很多家,目前,该村共发展大棚种植500多亩。走在项目区的水泥路上,放眼望去,一排排大棚整齐地伫立在田间。“农业综合开发可真是造福农民的好项目啊,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我们不仅不用靠天吃饭了,还能发展草莓种植,土地产出高了,收入也多了。”郇楼村农民对农业综合开发带来的好处赞不绝口。

  如今,在新沂市,像吴传体一样受益于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种植户越来越多。在新沂市时集、阿湖、高流等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当地农民积极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草莓、葡萄、果蔬等高效经济作物,激发了农业发展活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过去靠天收成的中低产田,如今变成了农民的“聚宝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新沂市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紧紧抓住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项目建设的契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的投入,建设水泥路、防渗渠、桥、涵、闸、站、井等配套工程,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农业生产格局,全力为农业生产“强筋壮骨”,助力乡村振兴。

标签:高标准农田;新沂
责编:张静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