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市今年污染防治要完成“双60”
2018-03-06 11: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6日讯 昨日上午,市区城管和公安系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召开。据悉,今年我市污染防治要完成“双60”目标,即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6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上升至60%以上。为此,我市今年将在建设工地和渣土运输扬尘治理、环卫各项污染防控措施实施、重点工程项目监管、执法监管等方面实施一系列严格举措。

  今年我市污染防治要完成“双60”目标

  市城管局局长徐建在会上介绍,目前我市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制约我市环境质量改善最为突出的短板。大气污染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偏重的产业结构和“煤炭型”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在于大气污染防控力度仍然不够到位,扬尘污染管控措施没有严格落实。我市重工业占工业比重达67%,电力、钢铁、焦化、水泥产能仍然偏高,去年全市煤炭消耗量4229万吨,约占全省五分之一,燃煤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据悉,今年我市污染防治要完成“双60”目标,即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6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上升至60%以上。为此,我市今年将在建设工地和渣土运输扬尘治理、环卫各项污染防控措施实施、重点工程项目监管、执法监管等方面实施一系列严格举措。

  市区工地将实现监控基本全覆盖

  污染治理要从严治理建设工地和渣土运输扬尘。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六个起来”规定,加强市区施工工地围挡设置、出入口硬化、冲洗设施设置、现场临时堆土覆盖和喷淋设施设置的各项管理规定。如,在建房屋建筑工地塔吊喷淋和施工现场墙体喷淋防尘设施,必须确保能正常使用;工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出入口通道及两侧50米范围内必须落实全天候保洁,实施不间断洒水抑尘;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清运渣土、建筑(拆迁)垃圾,装卸过程实施喷淋压尘,未及时清运的渣土垃圾需实施全覆盖;当风力达到五级以上时,除市政重点工程及应急抢险工程外,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施工、拆迁工地要一律停止施工。

  徐建介绍,去年市城管局已在市区工地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100套,并安排专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从运行情况来看,对于提升管理水平,节约执法资源很有帮助。今年市数字化监督指挥中心要继续加装设备,把监控安装的范围向工地内部延伸,实现市区工地基本全覆盖,对发现的各类施工扬尘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坚决查处。

  试点推行渣土运输车辆安装电子围栏装置

  要加强渣土运输监管。当前,我市经核准的26家渣土运输公司,共有621台运输车辆,其中新型环保车442台(占比71%),剩余的179台老式渣土车已全部完成折叠式密闭改装;18家“五小工程车”(小装修、小拆除、小平场、小挖占、小修补)运输公司的175台运输车辆,也已全落实密闭运输要求,在规范管理上已经有了基础条件。

  下一步,要着力严格抓好渣土运输公司和所属车辆从业资格审查,凡是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发放渣土核准证书,禁止从事渣土运输;加强渣土车辆运输行为监管,工程车辆驶出工地必须进行车体和车轮全方位冲刷,确保净车出场;重污染橙色及以上预警或静稳天气时,除生活垃圾清运车外,运输渣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必须全部禁行;要加强科技运用,在全部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基础上,试点推行运输车辆安装电子围栏装置,严控渣土运输车辆行驶速度和线路等,防控违规行为发生。

  增加道路冲洗保洁频次,大力推进垃圾分类

  要从严实施环卫各项污染防控措施。坚持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环卫保洁模式,不断优化机械化作业机制,提高机械化作业率,确保道路机扫率达到90%以上;要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对具备机扫条件的道路,白天实施2次机械化湿法保洁作业,每天进行3次冲洗、2次清洗降尘作业,保持城市道路无明显可见积尘。

  对市区道路及特殊路段(包括304县道铜山段、华润路、徐丰路,铜山区利国镇、柳泉镇和贾汪区江庄镇、青山泉镇、大吴镇等主要道路),每天要进行1次湿法机扫作业、2次冲刷喷洒降尘除尘、2次雾炮车冲洗道路两侧树冠落尘。要进一步完善雾炮车运行管理,按照职责范围,及时有效组织实施主要干道降尘作业,并对重点工地、路段进行压尘、抑尘;在杨柳絮爆发等特殊时期,要加大降絮作业力度。

  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要牵头做好2018年全市新增260个小区、526家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指导7个乡镇开展镇村全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确保市区(含铜山区、贾汪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45%,其余各县(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35%,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快启动第二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大件垃圾拆解中心等项目建设,年内各区要完成有害垃圾暂存点、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园林绿化垃圾、农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要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及处理工作监管,做好餐厨废弃物一期工程扫尾、二期工程建设准备工作;要进一步加大餐厨废弃物处理宣传、引导力度,确保全市符合要求的商家、单位全部完成签约。

  市区设立20个卡口,推行24小时值守制度

  推行污染防治卡口监管执法机制。在市区设立20个卡口,明确监管区域和范围,每个卡口组由交警、城管、环卫等人员组成,由交警任组长、城管队员任副组长,推行24小时值守制度,实施突击巡查、定岗巡查和各区互查相结合,着力对违规运输工程渣土、餐厨废弃物车辆等第一时间实施查处。

  记者 阚朝阳 文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