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起获的赃车。
中国江苏网2月28日讯 深夜10时许,4辆轿车疾驶在206国道上,耀眼的车灯光柱刺破夜幕,从大庙镇直奔贾汪城区。后面3辆车不停地变换队形,忽前忽后,死死咬住最前面的白色轿车。
半小时后,白色轿车拐进贾汪城内某小区。后面的3辆车随即跟进,根据老矿派出所副所长孙观象在对讲机里的即时指挥,分头从三个方向死死围住了白色轿车。十几名警察迅速下车,合力将白色轿车副驾驶位置上的中年男子控制住。
至此,徐州市公安局贾汪分局老矿派出所辖区电动四轮车系列盗窃案,历时13个月终于告破,犯罪嫌疑人董某落网。根据董某的交代,警方起获已被销赃的电动四轮车50辆,涉案总值近20万元。
谈起破案经历,孙观象用了四个“没想到”概括:没想到破案用时那么久;没想到系列盗窃案不是团伙作案,而是一人所为;没想到窃贼如此大胆,在同一地区连续作案数十起;没想到被盗车辆的销赃地竟是同一个村庄。
窃案连发 警方决定并案侦破
时光回溯到2016年10月。
老矿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报警:夜里放在楼下的电动四轮车被盗。第二天,又有居民来报警,也是电动四轮车被盗。
在此后的十天时间里,老矿派出所连续接到四五起电动四轮车被盗的报警。
副所长孙观象说,从接到第一起报案,民警便立即介入调查,但是这边还在调查,那边又发案,十天内连发数起,绝不是正常现象,这引起了所里的高度重视,所长王涛亲自主持案情研判,并带领民警详细调查摸排。
经过工作,王涛总结出几点:失窃的都是金彭电动四轮车,车身颜色多为杏黄色,这种车价格不便宜,而且偷窃后好出手;失窃地点多是没有物业、没有监控的老小区;从现场看,作案手法相似,应为同一人或同一伙人所为;盗贼下手的时间都是在凌晨四五点钟。
“并案侦查,迅速破案,尽快给老百姓一个交待!”案情就是命令,这也是王涛所长给副所长孙观象下达的命令。
千头万绪 民警进入线索“迷宫”
“小区有监控的调看监控,没有监控的调看附近的路面监控和私人监控。”孙观象决定从监控入手,寻找蛛丝马迹。
这是一件繁复而棘手的工作,海量的监控视频资料需要翻看,而且有很多画面极其不清晰,但在孙观象的带领下,四五个人耐心工作,还是找到了一些线索。
不仅如此,孙观象获悉,贾汪城区的大泉派出所和夏桥派出所辖区也连发电动四轮车盗窃案,他决定扩大侦查范围,综合研判案情。
“可气的是,我们根据监控发现的线索循线追踪,但追着追着就断了,有价值的线索先后中断了20多条,实在是头都大了!”孙观象说。
从多次追踪监控的情况判断,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很强,他的逃跑路线多选择没有监控的路段、背街小巷或者乡间小路,追踪起来困难重重。
孙观象说,虽然千头万绪,线索频频中断,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犯罪嫌疑人都是向南逃跑——最远的线索中断点在大吴镇南侧。他们初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住所很有可能在大吴镇以南。
更遗憾的是,在所有的监控视频资料里,孙观象从没看到犯罪嫌疑人的身影,因为能看到的都是他驾驶着电动车逃跑的画面。
“这个盗贼太猖狂了!”孙观象说,在他们全力侦破期间,又发生七八起电动四轮车失窃案。凭经验判断,还是“那伙人”所为。
窃贼还在作案,而且孙观象手中所掌握的线索又不足以破案,案件侦破进入“迷宫”。
调整思路 再次体会偷车人的狡猾
难道是侦破方向错了?孙观象决定暂时搁置之前的侦破方案,修正思路“回头看”。看什么?还是看监控!
“将监控查看时间段从案发时间往前扩展5小时!”这是孙观象作出的一个大胆的决定。
事实证明,孙观象的“大胆决定”是正确的,但却因为还不足够“大胆”,导致这个正确的破案思路没有得到好的结果,而且使案件侦破走进了更大的“迷宫”,又走了一段弯路。
“不见嫌疑人进入现场,难道是‘内贼’作案?”孙观象调整了破案思路,从失窃集中的几个小区内部有前科的居民入手。
经排查,这些人的嫌疑被一一排除。
案件侦破再次陷入僵局。
据嫌犯归案后交待,他都是提前六七个小时潜入准备作案的地方,然后找个僻静而安全的地方玩手机,直到手机没电再开始动手作案。
擦肩而过 民警蹲守半个月嫌犯出现
此后,孙观象一直没有停止侦破此案的努力,但是还是没有大的进展,而且期间电动四轮车失窃案还是频频发生。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2017年8月。
距离年底还有4个月时间,老矿派出所年度各项任务指标在分局和市局都已名列前茅,但是所长王涛说:“电动车系列盗窃案还没有破,我们决不能让2017年留下遗憾到新的一年,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的财产持续受到损失。年前必须侦破此案!”
下一步怎么办?所长王涛建议,继续调整破案思路,使用最简单、最原始、也许是最有效的办法——彻夜蹲守。
这一蹲守,就是半个多月。功夫不负有心人——嫌疑人出现了!
当时,嫌疑人手法娴熟地撬开了一辆电动四轮车,民警发现时,他已经开车往小区大门驶去。民警迅速通知蹲守的同事围追堵截。
由于城区道路狭窄,嫌疑人在追踪车辆前划起了“S”。为了避免对嫌疑人造成伤害,民警驾车尾随。这种电动四轮车时速可以达到50公里以上,而且小巧,民警一直没有找到超车机会。突然,嫌疑人驾车转进了一条窄巷,民警的车进不去,下车徒步追,又没能追上。
嫌犯在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孙观象说,这是案发以来,他们离嫌疑人最近的一次。“他恰恰就是利用了民警怕伤害了他的心理,才得以逃走。”
断续信号 带来破案重大转机
犯罪嫌疑人董某在归案后,也交待了这一段被围追堵截的经历。他说,从那以后,他很长一段时间没敢继续作案。
这样的平静持续到了11月,盗窃案又开始发生,而且比以往任何时段都更加疯狂——董某一个月内在贾汪城区盗窃11辆电动四轮车。
关于这一个月的经历,孙观象是这样描述的:民警在这个小区蹲守,结果那个小区发生盗车案;民警今天蹲守一夜,结果第二天夜里发生了盗车案。“小偷好像能看见民警在干啥似的,当然这只是巧合,只能说明这个人太狡猾,反侦查能力太强。”
就是这一个月的疯狂作案,嫌疑人终于露出了最大的破绽。
一位车主报警称,他的电动四轮车被盗,车上有GPS定位装置。
随即,该车主用手机APP上网查找车辆的行驶轨迹,却发现信号时有时无。
民警立即找到了失窃人提供的GPS信号最后消失的地点,该处位于开发区大庙镇境内的一条大河边。这时,GPS装置还在不断地发来信号,从手机上提供的位置判断,GPS装置就在河水里。孙观象说,肯定是偷车人来到此处后,将GPS装置拆除,扔进了河里。
虽然只是找到被拆除的GPS装置,但这个线索使整个案件的侦破出现了突破性进展。
深夜抓捕 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既然偷车人敢在这里停下来从容拆除GPS装置,说明他认为到这里就安全了,其住所应该离这里不远了。”接下来的案情进展证实了孙观象的判断。
孙观象带领同事以GPS装置发现地为中心,向周围扩展排查。经过几天的工作,他们掌握了附近一处修车铺很多可疑的线索。而且一位董姓男子长期与修车铺老板联系紧密,经常找他修理电动四轮车,而且基本都是金彭车。
这是董某第一次具体地进入警方视线。
接下来,警方通过细致的外围调查和现代化信息手段,发现董某的嫌疑急剧增大。经了解,董某,40多岁,铜山张集人,离异后租住在大庙一处村庄,平日游手好闲,经常打牌打麻将。此人无前科。
2017年11月5日,孙观象决定对董某实施抓捕。
一张大网迅速撒开,可是狡猾的董某好像突然消失了,民警在其租住地扑了空,随后又在数家其经常出入的棋牌室扑了空。
董某去了哪里?这时,警方接到线报,董某当晚要租车去贾汪,有可能是继续作案。
孙观象紧急作出部署,十几名民警和辅警分乘3辆车,在大庙和贾汪之间的必经之路上蹲点守候。
深夜10时许,一辆白色嫌疑轿车在大黄山附近十字路口进入民警视线,民警驾车悄然跟上。
至此,民警已经在各自的点上蹲守了8个小时。
3辆车随时变换队形,交叉跟踪,一路来到贾汪城区的永业家园小区。
跟踪的3辆车进入小区后,孙观象通过对讲机指挥各自从不同的方向,向白色轿车靠近。几分钟后,3辆轿车将白色轿车卡在了小区的一处路口。
坐在副驾位置上的男子企图推门逃跑,被围上来的民警牢牢控制。
各种谜团 嫌疑人逐一“答疑解惑”
最终,在民警出示的一个个证据面前,董某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董某关于作案过程的细节交代,也解开了民警在办案过程中的很多困惑。比如,他每次作案都是先踩好点,然后提前六七个小时潜入作案地点,一般都在夜里11点左右。他找个安全地方玩手机游戏,直到手机没电,也正好到了人们睡眠最深的时候,他便开始动手偷车,容易得手,而且从没被抓住过,屡试不爽。
董某说:“我也没想到这些车主的防范意识这么差,他们除了锁门锁,没有其他防盗措施。而想打开电动四轮车的门锁非常简单,根本不需要什么专业工具,只要用打火机把门锁上的胶烤化,一推就开了。”
至于为啥总在同一地区作案,就不怕被抓吗?董某说,他有个关系很好的女友就在贾汪,他经常来女友处,所以对附近的地形摸得非常透。
艰难挽损 一个村子里找到50多辆
据董某交待,他在贾汪城区的十几个小区作案数十起,基本全部得手。
董某的交待,让民警惊诧不已:所有偷来的车“不出庄”就卖了,50多辆车都卖给了他租住地所在村庄的村民。
经过耐心的说服工作,孙观象和同事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共起获赃车50辆,案值近20万元。
一位居民说,关于这些电动车的来路,董某都说是“小路货”,别的不提。村里人都知道他手里经常有“价格非常便宜的小路货”,有的人为了买到这样的车,还要托熟人关系找董某买车。
据调查,市值六千元的电动车给一两千元,市值1.5万元以上的给六七千元,董某便出手了。
2017年底,老矿派出所举行了返还涉案财物大会,根据车主提供的车架号、电机号以及发票,将起获车辆一一发还车主。失主们紧紧握住办案民警的手,连连称谢,并送锦旗赞扬他们为破案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