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66桌“饺子宴”上了新闻联播
2018-02-11 09: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包饺子,过小年。 

  2月8日,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这天一早,云龙区大郭庄街道李庄社区98岁的王德英老人早早起了床,紫色烫金盘扣的棉袄,大红的围巾,这是老人一年中最期待、最认真的时刻:她要去村里“过年”。

  我们年年一起过年

  昆仑大道西北角的一侧小道向里,便是这个不起眼的社区所在,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涉农社区,这里的人们仍习惯称自己为村民。远远地,就能感受到村里的喜庆:私家车停满家前屋后,道路两旁红灯笼高挂,老年活动中心是中心,这里锣鼓喧天,村民云集,老人们包括王德英在内,早早坐到了戏台下,边晒太阳边聊天,边等着团年饭开席。

  10时许,在一阵热闹的舞龙狮中,迎新春文艺演出拉开了序幕,唱歌、舞蹈、相声、小品,看得台下的村民们喜不自禁。和面、剁馅、擀皮。屋里,老的、少的,几十位包饺子能手正不停忙活着,猪肉大葱馅不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一排排已包好的饺子等待着开水炖煮。

  “日新月异雄鸡去 国泰民安玉犬来”“九州日月开春景 四海笙歌颂狗年”……春联区内,村里的书法能人们挥毫泼墨,狗年春联无疑是最受欢迎的。

  12时许,66桌团年饭正式开席,红烧羊肉、米粉肉、年年有鱼……八大样徐州土菜,加上热气腾腾的饺子,空气中处处弥漫着过年的味道。

  “5年了,我们村里的老老少少,年年一起过年。”李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长春表示,李庄社区有3个自然村,从2014年起,为更好地把村民们融合在一起,改善邻里关系,村里开始举办团年饺子宴,今年已是第五年。全村凡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及留守儿童均受邀参加。每每这时,村里的年轻人都会回来义务帮忙,和面、绞肉、炖菜、上菜、张罗,全村老少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已成为社区的传统和习俗。村里尊老重孝成风尚,没有一位老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没有哪个家庭不赡养老人,村集体有权威、有公信力,邻里之间少有矛盾纠纷,连续多年获评区、街道的文明社区。

  66桌和乐融融的团年饭也引来了各方关注,2月8日晚播出的央视《新闻联播》也对这份独特的徐州年味进行了报道。

  喜庆气氛里的文化味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欢快的旋律里,村民们有的在选春联,有的在装年货,好不热闹。这是云龙区翠屏山街道长山社区(涉农)集体过年的热闹场景。

  剪窗花、送福字、打腰鼓,这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桥社区(涉农)的集体迎新春活动。

  写春联、缝香包、拉家常、叙友情,这是云龙区子房街道圆梦社区的“新春茶话会”。

  新春临近,我市基层乡村、社区年味十足。以尊老敬老为核心、以团圆合欢为纽带的团年饭、饺子宴、茶话会、联欢会层出不穷。

  走出小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基层乡村、社区的年味不仅是基层政权活力的体现,更是基层村居文化的重建和复苏。

  “从1月底起,我就穿梭在几个村、社区间写春联,虽然累,但却是一年中觉得最神圣、最有价值的时刻。”冯现志是李庄社区一名普通的书法爱好者,每逢年关,他就忙着为千家万户写春联,邀请方无一不是村(居)委会。

  “是啊,家里的福字、春联,每年都是老妈从社区领来的,自己好多年没为春联操过心了。”家住尚仕名邸小区的张女士说,感觉现在小家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但社区集体过大年的仪式感却每年不断增强。

  在我市,每年春节期间,基层村居的特色社区团年饭文化活动正成为弘扬孝老风尚、凝聚邻里亲情、增加社区和谐魅力的新载体。

  大郭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楠表示,基层村居坚持集体包饺子、过大年,一方面因为以宴传情是习惯和传统,吃饭的同时还完成了自然的情感交流,对老人们来说,人到晚年缺的就是这份交流与陪伴;另一方面,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让老年人感受到温暖和亲情,让尊老、爱老、助老成为家风、村风是时代迫切需要,更是基层村居组织的“必修课”。

  “百姓的心齐了,事就好办了。建设美丽乡村,文化文明是内核,道德建设是根本。”云龙区教体局副局长陈红艳是李庄社区的第一书记,她说,这些年在李庄社区挂职,明显感觉到,社区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居民的满意度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深入,包含尊老、孝义、团结、睦邻等在内的乡村文化正越发深厚。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