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州市今年将为大气污染防治立法
2018-01-24 09: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本报全媒体记者 甘晓妹

  中国江苏网1月24日讯 进入秋冬季以来,我市以控制扬尘污染、燃煤污染、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秋冬季大气强化管控工作。尽管如此,全市空气质量状况“成绩单”仍不理想,原因何在?环保专家进行了深度分析。

  据悉,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管控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目标。

  【数据】上月出现四次重污染过程

  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4天,与2016年同期减少5天,比2013年同期减少3天;PM2.5浓度为105.3μg/m3,与2016年同期相比下降13.1%。当月共出现4次重污染过程,17天空气质量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其中,12月16-23日出现持续性重污染天气,19日和20日达到严重污染。“灰霾”期间,PM2.5、PM10平均浓度达到164μg/m3,241μg/m3,分别是“非灰霾”期间的2.4倍和2.1倍。

  2018年1月1日-19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6天,与2017年持平,PM2.5浓度为135.2μg/m3,较2017年同期(131μg/m3)上升3.2%。

  【分析】四大因素累积加重了空气污染

  造成空气质量状况不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是造成雾霾的首先要因。12月份,我市出现了多日静稳天气。由于我市周围多面环山,冬季受局地环流影响,逆温出现的频率较高,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低矮污染源、面源排放的污染物不易扩散。特别是雾霾等恶劣气象天气的出现,大气层层结稳定,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区域性污染呈加重趋势。此外,12月平均气温较往年偏高,多日清晨有雾,空气相对湿度较大,颗粒物易于吸湿增长,造成二次源大幅增加,使PM2.5浓度快速上升。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秋冬降水量异常偏少也是原因之一。2017年,我市降雨较往年大幅减少,特别是11月份降水仅为常年的14%,12月份未有降雨过程出现。11月份有3次弱降水,非但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去除,反而增加了空气湿度,造成PM2.5浓度升高。

  “还有就是输入性污染影响较大。”据该负责人介绍,12月份几次污染过程中,1日-3日和6日-7日两次污染过程,先为南部气流影响后转为北部气流影响,15日、22日-24和29日-31日污染时段主要受北部气流影响。外来输入与本地的污染物积累叠加,造成我市空气质量急剧恶化。12月29日-31日,受北方沙尘天气影响,我市持续处于重度污染过程。

  另外,作为江苏唯一冬季集中供暖城市,自12月1日全市供暖以来,我市供热燃煤锅炉全部投入运行,燃煤量陡增,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并堆积聚集,进一步加重了空气污染。

  【举措】重污染企业实施驻厂监管

  1月23日上午,市大气办对位于和平路沿线的徐州华润橡树湾项目工地等重点监测目标进行了专项检查。

  在橡树湾C地块工地现场,记者看到,工地进出口处的雾炮设施正在进行定时喷淋降尘,对工地路面湿化作业,扬尘监测系统的显示屏上,显示着实时PM2.5、PM10的数据。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大气污染管控措施的要求,从入冬以来,他们坚持对工地扬尘采取多项降尘措施,确保完成降尘要求。

  据了解,2017年12月以来,我市以降低颗粒物浓度为核心,以控制扬尘污染、燃煤污染、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秋冬季大气强化管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所有焦化、钢铁企业生产负荷压降至30%以下。

  为保证大气管控期间重点企业停限产措施落实到位,自2017年12月1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由各地组织环保、发改经信和镇(街道)等部门对全市29家钢铁、焦化、水泥熟料等大气重污染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固定人员,固定企业,责任到人。每天定期记录企业生产负荷状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并将当天情况及时报送市大气办汇总,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停限产措施落实到位。

  与此同时,市环保局组织全市力量对我市“4+2”区域(包括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开发区、铜山区、贾汪区)开展了五轮大气异地交叉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检查期间共检查企业354家,发现环境问题288个,对其中234家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已按照从严从重从速的原则进行立案处罚。

  【计划】建立大气污染强化管控长效机制

  新年伊始,我市在前期大气强化管控工作基础上,将总结工地扬尘、道路扬尘、工业企业、港口码头等4项管控经验,建立大气强化管控工作长效机制。同时,我市将参照上海、济宁等地做法,结合实际,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工作。

  “建设全方位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通过线上实时监控,全力消除环境监管盲区。”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我市大气污染突出问题,我市还将分重点分时段抓好制约我市空气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编排了520项重点工程项目。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