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肖慧
中国江苏网1月16日讯 “自从家里装了扶手,还有了坐便洗澡两用椅,床头感应灯。我平时行动起居都方便多啦!”家住鼓楼区黄楼街道办事处永康社区6号楼的张大爷今年90岁,上月受益于“鼓楼区空巢独居老人适老化改造”项目,老人与子女都非常高兴。
2017年9月,“鼓楼区空巢独居老人适老化改造”项目正式启动,由徐州市汉唐公益发展中心承办。该项目从鼓楼区优选出20户空巢、高龄、独居、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家庭,进行免费居家适老化评估,形成改造方案,通过对老人家庭环境、设备、设施的改造以及配备生活辅助器具,缓解老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增强老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项目设计非常接地气,适合老年人的需求,因此获得了2017“徐州市基层老龄工作创新奖”。
我市从1995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88.5万,占总人口的18.1%,空巢独居老人家庭至少占到10%。鼓楼区空巢独居老人近7万。
“如何能让居家老人生活得安全更放心?借鉴外地城市成功经验,我们设计了‘空巢独居老人适老化改造’项目,针对空巢独居老年人原有居住空间进行专业化评估、定制设计并改造,特别是家庭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做一些适老改造。”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宋文蛟介绍。另外在家具配置、细节保护上也作一定调整,以便更利于老年人通行、洗澡、如厕、休息等。
去年9月,项目在鼓楼区黄楼街道与铜沛街道筛选了20户相对困难的空巢独居老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首先会有室内设计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等到服务对象家实际查看,根据现状制订出合理的改造方案。
比如永康社区90岁的张大爷家属于老旧小区,只有30平方米,卫生间很小,无法安装坐便器,使用的还是老式的蹲式坐便器,改造小组在卫生间安装了扶手,老人如厕时有了“支撑”,另外赠送了洗澡坐便两用椅。厨房里则安装了智能烟雾报警器,一旦发生煤气泄漏或忘记关火造成油烟大的现象便会自动报警。卧室里则安装了起居感应灯,晚上老人起夜时无需再摸灯,感应灯自会亮起。
针对每户老人的不同情况与需求,在老旧小区里还请具有资质的施工人员改造了老化线路,避免安全隐患,在一些居住宽敞的新小区的老人家里则多安装一些一字、U形扶手。每户得到适老化改造服务的老人都会接收到回访。项目得到了老年人与子女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