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2日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金融领域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日趋增强,在极大便利群众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新型通讯网络诈骗。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国每年通讯网络诈骗立案50万起以上,群众年均损失在200亿元左右。
12月21日下午,徐州市公安局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今年6月份以来“徐州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运行情况和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有关情况。
数据
成立反诈骗中心 止付被骗资金3270万余元
“徐州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反诈骗中心建设工作,投入近800万元,建成徐州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并于6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政委、市局驻刑警支队纪检组组长倪培祯说,目前,建成使用的市反诈骗中心,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牵头负责。
经多方协调努力,促成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江苏银行、淮海农商行八大商业银行,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讯运营商全面进驻,共派驻19名工作人员,是全省商业银行进驻最多的单位。聚集多方力量,实行24小时轮守值班,主要承担三项职能任务:接警止付、研判打击和技术防范手段建设。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李玉祥介绍,依托反诈骗中心以专业化打职业化,以信息化应对高智能化犯罪,不断提高应对策略和水平,实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效保障了中心的高效运转和打击能力。
今年1-11月,全市通讯网络诈骗共立案4306起,同比下降11.28% ;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112起,同比提高305%;打掉通讯网络诈骗团伙261个,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266名,是去年同期的2倍;接警止付涉案银行卡1949张,止付被骗资金3270万余元;通过案件侦办冻结涉案银行卡2312张,涉案资金4200余万元,为去年全年的8倍。
案例
成功破获特大冒充军人诈骗团伙
7月31日,群众毛某某被人通过QQ以投资为名骗取48.6万元,反诈中心接警后迅速开展工作,三分钟内成功将被骗资金全部止付,为受害人挽回了巨额财产损失。
7月31日下午3时许,在睢宁县睢城镇某置业公司,犯罪嫌疑人冒称该公司经理,通过QQ和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杨艳(化名)聊天,自称急需一笔资金需要转账,杨艳对此深信不疑,没有细加甄别,将486000元转至某一账户。后杨艳感觉不对,在同经理通话后方知上当受骗,遂报警。反诈中心接警后第一时间进行止付,三分钟内成功将被骗资金全部止付,为受害人挽回了巨额财产损失。
5月4日上午9时许,一名自称某消防大队后勤处的刘处长称部队急需购买军用床且自己无法从北京陈经理处直接购买,让受害人李军(化名)从陈经理处代为购买,李军利用手机登陆电子银行分七次向陈经理汇款30万元,后发现被骗。接警后,市反诈中心第一时间开展侦查,梳理同类型案件本市及苏州、陕西等地10余起,案值500余万元。随后,市局成立联合专案组,奔赴河南、上海、山西等地开展侦查,全面掌握了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及成员身份等信息。6月13日,专案组抓住战机迅速收网,在河南郑州、驻马店、山西长治等地一举抓获团伙骨干成员18名,当场缴获作案用手机10余部、银行卡200余张、POS机13台,扣押涉案资金200万元,成功摧毁长期盘踞在河南、山西等地的特大冒充军人诈骗团伙。
9月,市反诈中心牵头侦查经营的上海某平台投资现货诈骗系列案件和利用微信平台冒充某投资公司系列诈骗案件先后组织收网,抓获团伙成员184人,破获省内外案件近百起,总案值5000余万元。
干预
阻止群众汇款2300余万元
李玉祥说,以上成绩的取得,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坚持合成作战,侦查打击高效运作。针对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犯罪手段日益复杂多变的特点,反诈骗中心专业技术警种、银行、运营商多部门密切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整体联动,切实形成整体打击合力。
今年十一期间,市区发生多起嫌疑人利用伪基站发送冒充移动客服含有病毒链接的诈骗短信案件,反诈骗中心刑侦民警第一时间研判梳理警情案件信息,积极串并案件、明确作案过程轨迹,将刚作完案离开徐州窜至山东潍坊继续作案的作案团伙抓获,破获十一期间市区案件12起,外省市案件15起。
二是紧盯重点案件,开展全链条式打击。围绕被骗数额较大、影响力范围较广的重点案件,我市成立多个专案组对其进行督办,其中有邳州“2.09”网络诈骗案、新沂“某金融平台”诈骗案、贾汪“5.4"系列特大冒充军警购买物资诈骗案、睢宁冒充消防后勤人员系列诈骗案、丰县某科技有限公司被诈骗案、泉山网上投资炒原油系列诈骗案、云龙冒充某国大兵系列QQ交友诈骗案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重特大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针对每一个案件的不同特点,制定详细的抓捕及审查方案,深挖查处诈骗链条上的其他违法犯罪人员。
三是强化协作配合,积极破获外地案件。在自身侦办案件的同时,中心还仔细梳理上级下发的所有协查线索。目前为止,利用省厅下发的各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线索带破案件100余起,大大提升了诈骗案件破案率,丰富了破案渠道。
四是提升技术水平,坚持预警防范在前。中心通过集中接警、以快制快,入驻银行、运营商第一时间对具备止付条件的涉案银行账户等进行查询、止付、冻结,对涉案诈骗网址域名和本地作案号码进行快速拦截封停,为群众积极追赃挽损,进一步压缩诈骗团伙作案空间。同时,中心进一步提升技术手段,争取第一时间发现境外诈骗电话侵袭我市的情形,通过专门平台每日实时研判分析,对疑似被侵袭号码和假通缉令信息及时发现及时研判及时干预,全力查控止付涉案资金。
中心成立以来,阻截、清理非实名银行账户172个,关停涉案违法电话号码398个,拦截“+86”非法主叫号码1436个。提前干预劝阻潜在被骗机主6239人(次),阻止群众汇款2300余万元,取得明显成效。
五是主动宣传预警,切实提高群众防骗意识。中心充分利用电视、短信、微信、宣传单等方式,狠抓防范宣传,筑牢拒骗防线。
支招
警方
110等号码来电多是诈骗电话
面对势如汹涌、花样百变的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市民如何防范?倪培祯代表警方进行支招。
一问:冒充公检法以涉案为由的电话诈骗犯罪很多,请问如何识别?
倪培祯: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以涉案为由的电话诈骗犯罪,是现有通讯网络诈骗犯罪中危害较大的一种。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识别:一、公安机关不可能与涉案嫌疑人直接通话,这等于告诉嫌疑人赶紧逃跑,这是此类犯罪最大的逻辑错误。二、犯罪分子作案时会让受害人拨打114确认号码的真实性,事实上真正办案部门的大多数电话是114无法查询到的。三、公安局110报警电话被设置为只能被叫不能主叫,手机上出现110等号码的多数是诈骗电话。四、犯罪分子为了能够对受害人顺利“洗脑”,往往会让其处于孤立状态,减少干扰。比如趁受害人一人在家时打电话、告诉受害人汇款时不要和任何人透露“案情”、谎称受害人身边遍布“潜伏于公安、银行等机构的犯罪耳目”等。五、对于案件办理中出现的涉案财物,公安机关依法进行扣押,需财产所有人或其合法代理人在场时进行,并提供书面法律手续;需要冻结的涉案资金,公安机关要通过专门的书面法律手续交由银行办理;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由办案人员陪同保证金持有人前往特定银行的对公业务窗口当面办理。因此,对要求将资金汇入所谓“保证金”等形式的账户进行核查的肯定是诈骗行为。
使用公用网络时尽量少输入密码
二问:如何防范冒充QQ好友诈骗?
倪培祯:防范这类诈骗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一、注意自己的QQ账号安全,绑定密保手机,设置安全登录设备,定期更换密码。保持安全防护软件开启,定期查杀木马病毒。二、提醒父母、亲友注意防范此类诈骗,尽量不要以亲属称谓作为备注名,不要为亲属专门建立QQ分组。三、谨慎对待QQ群当中的共享文件、链接等,其中很可能隐藏木马病毒。四、使用公用网络时尽量少输入密码。有些公用网络的总端口上嵌套了盗号程序,只要使用人在终端设备上有输入密码的行为,程序就会自动记录键盘轨迹。五、收到需要汇款的信息,务必向收款人电话核实身份和信息真实性,切勿轻信QQ聊天记录里的任何联系电话和链接而盲目汇款。
银行
银行汇款后发现被骗 可找工作人员紧急止付
银行业代表就汇款后发现被骗如何紧急处理做了介绍。
1、一旦上当受骗后,首先要做的两件事:一是通过拨打“110”电话或向附近驻地派出所报案,二是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如:转款凭证、对方账号等。
2、在银行柜台或者ATM机汇款后发现被骗的,要立即告知银行大堂经理寻求帮助,讲明情况提供转账凭证,由银行工作人员帮助进行紧急止付。对向陌生账号转账的,要在转账前咨询银行工作人员,请他们帮助分析判断事情真伪,拿不定主意的要及时拨打110求助。
3、经常修改自己的网银和银行卡转账取款密码,在网络登录邮箱、网站的密码千万不要与银行账户支付密码相同。
最后,请大家一定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时刻提高防骗意识,杜绝被骗上当。
通讯运营商
坚决不听不信不转
运营商代表结合常见的电话诈骗手段,介绍如何识别、防范诈骗电话。
1、对自己接到的陌生号码,自称老战友、老同学或者上级领导的,千万不要轻信,要想办法联系核实,尤其是对方在电话里提出借钱转账的,坚决不听不信不转。
2、接到可疑电话、短信时,保持冷静,切勿慌张,可拨打报警电话咨询,或向当地银行网点、电信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当面询问。
3、不法分子通过改号软件可以任意设置来电号码,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号码。拿不定主意时,及时向公安机关咨询确认,避免财物损失。
4、对于已确认为诈骗电话的号码,要及时拨打110举报,同时还可拨打对应运营商的客服电话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