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州靠“技术标准”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高点
2017-12-13 10:3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本报全媒体记者 季芳

  中国江苏网12月13日讯 “历时3年,我们主导起草的国家标准《流化床法颗粒硅》年内将通过终审。”12月12日,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检测技术中心内,在得到国标委的明确回复后,刘晓霞和她的团队都松了口气。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新能源产业寄托着徐州人的蓝天梦,承载着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梦,以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为蓝图,徐州新能源产业已主导或参与制(修)定46项国内外标准。

  标准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就抢占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也就赢得了行业话语权。在我市,技术标准战略正成为新能源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路径之一。

  制定标准的过程 就是创新的过程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正成为徐州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不变信条。

  根据我市质监部门的最新统计,截止到今年11月底,我市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定的新能源领域国际标准8项(5项发布,3项制定中),数量居各行业之首;国家和行业标准38项(20项发布,18项制定中)。

  作为其中的“标准大户”,新能源领域的6项(4项发布,2项制定中)国际标准,2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9项发布,16项制定中)来自中能硅业。

  “我们制定的国家标准《流化床法颗粒硅》总共5大项,4个等级,涉及20个指标数据,但为此,我们进行了上万次的检测实验和国内外数据比对,平均每天需要采集样品200多个,每个样品要写5份实验原始记录。”中能硅业检测技术中心技术员王桃霞告诉记者,为了保持检测实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待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对她们来说,是常有的事。

  “标准的起草是个苦差事,但却形成了倒逼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刘晓霞表示,制(修)定标准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获准立项制定新标准,说明这项技术标准之前没有,所对应的技术或产品也是填补空白的;修订标准则说明现有产品或技术已落后,只有掌握更先进方法的企业或机构才有资格去修订;同样,新标准出台后,也在倒逼企业无论在生产工艺、管理体系、技术创新等方面不断提升、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形成良性循环,否则,下次你的标准可能要被别人取代或修订。

  正是在创新道路上的一次次不断超越自我,中能硅业一次次刷新着中国乃至世界纪录,中能硅业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多晶硅生产商,依靠自主研发,实现了具有特色的多晶硅生产“绿色”制造,实现了低能耗、环保、低成本制造高质量多晶硅的世界领先水平。

  像中能这样,通过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抢占新能源“制高点”的企业,在徐州还有很多。比如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主导或参与制(修)定国际标准2项(已发布1项,制定中1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1项(已发布9项,制定中2项)。江苏协鑫软控设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有2项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

  标准护航 加速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

  新能源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我市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全市汇聚了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艾德太阳能等15家龙头型制造业企业,年产值近500亿元,建成了徐州经开区和沛县两大生产基地,硅材料、晶硅铸锭、切片产能稳居全球首位,先后获“国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国家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今年10月,我市发布《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加快提升新能源产业竞争力、促进能源转型发展,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的目标。

  产业竞争力从哪里来,技术标准战略是重要的路径。

  “目前,由徐州新能源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定的国际标准有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已有38项,也就是说,在国内外市场上,这46项新能源领域的相关产品、技术、规程等必须听徐州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雷表示,标准化工作是世界公认的推出新产品、形成新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标准化战略已成为国家利益在技术、产业、经济等领域中的体现,当标准的力量上升到战略层面后,它就成了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也将成为产品走向世界的重要武器。

  标准是质量工作的基石和尺子。

  根据十九大报告中“质量强国”和“质量第一”精神,以及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要求,助力全市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我市先后出台了光伏产品和硅材料质量提升方案、品牌建设方案,均把标准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根据计划,到2019年,我市光伏新能源产业标准体系基本完善。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调配套,标准供给基本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到2019年,力争新增1个光伏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新增主导或参与制(修)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10项,硅材料及光伏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90%以上。

  “制定标准,掌握话语权,抢占制高点,我们没有尽头。”手握31项标准工作的成绩单,刘晓霞和她的团队并没有满足,她说,在制定的标准的路上,光伏人永远在路上。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