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8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通讯员黄译贤)今年57岁的彭德民,在工行丰县支行已经工作了三十多个年头,大家都习惯亲切地称他“老彭”。三十多年来,老彭工作在服务客户的第一线,任劳任怨,一丝不苟,曾连续三年实现柜面业务操作零差错。
2013年,按照上级行要求,工行丰县支行转变经营思路,成立“零基”客户经理外拓团队,彭德民同志就是其中一位,当时他53 岁。在一线做了32 年柜员的他,刚调到“零基”团队,还真有点不适应,但是,性格要强的老彭,还真有点倔劲,转行不怕,不会就从头学。不屈的精神,带来了昂扬的工作斗志,每天的业务培训,年龄大,记忆差,老彭就来个“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次都认真记笔记,营销产品需要填写各种表格和收集很多资料,为了做的合格完整,老彭就把各种业务做个样表,避免填单错误。一段时间过后,老彭的营销知识增长了,工作技巧也渐渐丰富起来,在上门营销中,老彭不服“输”的倔劲也开始有了成果。
2015 年5 月,丰县支行“零基”团队开展了主攻教育系统人员办理公务信用卡的“战役”。城区内有小学、中学十几个单位,老彭不辞辛苦,自己主动上门营销了6 个单位。路途远不怕,天气炎热不畏,一个单位有时要往返多次,但他从没有放弃。丰县修远中学距离支行6 公里多,来回两次就20 多公里,老彭也没有熟人,于是就一次次地找校长“谈心”,反复宣传工行公务卡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功夫不负有心人,校长被他的精神感动,终于营销成功。与校方签订协议后,他逐个年级、逐个办公室、逐个老师地面签信用卡申请表,老师们上班的时间多在课堂,为了亲见亲签,老彭把“倔劲”变成了“韧劲”,十几天时间,天天在学校等课间休息的十几分钟抽空让老师办理业务。老彭就是这样一个个学校地上门营销,成功办理了6 所学校的公务卡。不到两年的时间,老彭营销信用卡近2000张,成为了支行名副其实的营销能手,在市行发卡竞赛中始终排名个人发卡数前列。
2017年,正值支行个贷逾期压力增大,行里又想到了老彭这名执行力强的老兵。此时的老彭在“零基”团队解散后已重新回到柜面工作。接到协助个贷催收的任务后,他立刻着手梳理不良客户信息,了解客户基本情况,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整个3季度,老彭平均每天要拨打不低于30个催收电话。对于电话联系不到或长期欠款的顽固客户,老彭便骑着自己的电动车一趟趟上门催收。不少客户住在4楼、5楼,老彭爬上去一趟便汗流浃背,有时候膝盖还隐隐作痛,但他没有一句抱怨。在催收过程中,老彭发现不少客户并非没有还款意愿,确实是家中出现变故,导致经济能力下降,无力偿还贷款。对于这种客户,老彭一方面告诫他们按时还款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设身处地的站在客户角度,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出谋划策,帮他们渡过难关。这样的工作方法让客户在困难中感到了一丝温暖,不少违约客户开始把老彭当作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纷纷表示一定想方设法还上工行贷款。在老彭的不懈努力下,支行个贷逾期压力得到明显减缓,资产质量开始稳步提升。
老兵不老,或许精力不如以前了,业务处理速度变慢了,但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却老而弥坚。像老彭这样的老兵很多单位都有,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渴望在职业生涯暮年发挥出自己的能量,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现在不少支行大部分还是老员工,如何“将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优势,也许“老彭”正是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