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土地流转衍生现代农业 看家庭农场主蔡成东的“丰收账”
2017-11-27 16: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27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承松 张体会 李茜茜)一望无际的绿色新鲜蔬菜在冬日里显得格外耀眼,沛县杨屯镇福东家庭农场主蔡成东迎着寒风正在采摘甘蓝,满脸喜悦之情。“收成怎么样?”“大丰收,亩产能增一百多斤!”“要挣大钱了啊!”“可不是,这一茬蔬菜收了买辆小轿车不成问题!”与记者交谈时,蔡成东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自家的蔬菜种植基地,听说记者是来采访他的,这才转身乐呵呵领着记者往家走。

  蔡成东是沛县杨屯镇人,早些年因故造成了残疾,靠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现在,他成了“杨屯镇福东家庭农场”的农场主。“村里的劳动力都到南方去打工了,出现了土地无人种植的局面。”蔡成东向记者聊起了他承包土地的初衷,“2014年,县里出台了好政策,鼓励有能力的村民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当时我就想,广袤肥沃的土地将大有作为。从2014年至今,我一共流转了500余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

  “今年蔬菜的收益还不错吧?”“今年夏天,我专门拿出了60亩土地种植蔬菜,其中30亩种植西兰花、20亩种植青甘蓝、10亩种植青梗花菜,这一季蔬菜的价格还不错,西兰花的价格在1.8元到2.7元区间浮动、青甘蓝的价格在0.4元到0.5元区间浮动,青梗花菜的价格在0.9元到1.6元区间浮动,产量比较喜人,西兰花每亩3000来斤、青甘蓝每亩大约9000斤,青梗花菜也在每亩5000斤左右,去掉各种费用后,差不多每亩平均纯收入4000余元,收入20多万不成问题。”谈到今年的蔬菜收成,蔡成东乐得合不拢嘴。

  这一茬除了蔬菜种植,蔡成东流转的土地大部分用于种植水稻。种粮到底能有怎样的好效益?面对记者的提问,蔡成东掏出笔记本跟记者算起了今年的水稻丰收账。“面积440多亩,亩产1100多斤,每斤1.3元。正常每亩成本:耕田60元、收割60元、肥料160元、生态农药43元、有机肥除15元、人工200元、租金半年算450元,每亩纯利是600多元。”记者计算后忍不住发问:“一亩地毛利1400多元,成本近1000元,纯利不应该是400多元吗?”蔡成东哈哈大笑,“我有机械,耕、种、收、打药全部机械化,这几块的成本只要花个油钱,我还有一部分有机水稻,每斤1.5元,这样算,利润不就多出来了嘛!”

  蔡成东用手指了指远处的一个养牛场说道,我还有一部分土地用来养牛,收入也十分可观。“一开始养的是肉牛,那段时间牛肉的行情很不错,可谓‘日进斗金’。”蔡成东说,后来,市场行情发生了变化,养殖奶牛比养殖肉牛收益更高,他便将家庭农场里的肉牛全部转手,引进了六七十头奶牛。他先后购置了挤奶机、制冷罐等现代化挤奶设备,把管道式挤奶机挤出来的牛奶直接通到制冷罐里,全过程不接触空气,做到无菌化处理。现在,他和徐州维维集团签订了供销合同,平均两天送一次货,一次送2吨牛奶,做到了即产即销,同时他还在县城开了2家鲜奶吧,提供订购和零售服务。

  “今年夏季收入较少,秋冬季还不错,算上今年销售牛奶的收入20余万元,今年全年稳稳当当能挣70多万元!”蔡成东开心地说。

标签:现代农业;家庭农场
责编:张良琴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