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沛县警方创新寄递物流业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2017-11-20 15: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20日徐州讯 为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今年以来,针对物流寄递行业监管滞后、治安防范薄弱,极易成为贩运销赃、售假运输、贩运毒品等违法犯罪渠道的现状,沛县警方狠抓监管,着力推进物流寄递行业监管落地,物流寄递行业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先后对全县12家寄递业的240多个网点检查1000家次,发现整改问题90多个。查处不按规定登记、验视、传输信息等违规经营网点70家次。

  强化内外联动,健全综合管控体系。

  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对在日常检查、管理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治安风险、违法犯罪线索等,以及行业违规、违法行为,通过联席会议、信息通报等渠道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高度共享、整合应用。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会同邮政部门修订完善涉及物流寄递行业的重大案(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明确处置流程,细化工作措施。加强部门联动,切实提升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突发紧急情况,能够迅速落实有针对性的稳控处置措施。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健全协作配合、联合执法、隐患排查、信息研判、舆情收集等工作制度,对发生的收寄违禁物品或未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规定的,联合邮政等部门开展清理整治和查处打击行动。

  强化巡回检查,落实治安管理责任。

  狠抓企业管理。依托物流寄递企业实名制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全面采集物流寄递企业基础信息和寄递业务信息,建立了公安机关物流寄递业数据库,实行物流、寄递业主及从业人员动态管理,全面、及时掌控辖区内物流、寄递业现状,为开展安全监管、数据分析研判、服务反恐维稳、打击违法犯罪提供技术信息支撑。

  落实实名登记。通过全面落实收寄验视、实名寄递、过机安检“三个100%”制度,实时登记、录入、传输客户实名信息、物品开箱验视信息、收寄物品过机安检信息等基础信息,开展联网查询、对比和追溯,实现对违禁品和危险品的堵源截流,提升发现、控制、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提升物流寄递行业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搭建沟通平台。会同邮政部门,牵头物流寄递企业、网点搭建行业微信平台,通过微信群定期发布相关预警信息,获取行业日常动态,扩宽公安机关与物流寄递业的沟通联系。各派出所在辖区物流企业内部物建信息员,并定期开展安全和业务技能等培训,把信息触角延伸到行业内部。

  强化安全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加强行业教育。由公安牵头,综治、工商、交通共同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业主和从业人员会议,通报行业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宣传利用物流犯罪的典型案例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建议,使从业人员“知法、懂法、守法”,进一步提高行业从业人员预防犯罪的能力。

  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借助短信平台、微信、微博等宣传载体,揭露非法利用物流寄递违法犯罪的手法和伎俩,引起广大群众警觉。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动员广大群众共同支持和参与打击物流寄递违法犯罪活动。

  营造工作氛围。依托入户走访、警民恳谈等契机,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向辖区居民群众通报物流寄递行业相关犯罪的现状、危害,通过曝光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等方式,加强群众对物流寄递业典型犯罪案例的认识,营造全民防范打击此类违法犯罪的良好社会氛围。(高飞)

标签:物流行业安全监管
责编:华诚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