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公安局正阳所社区民警走访群众宣传安全知识
中国江苏网10月30日徐州讯 今年以来,沛县警方将提升社区警务工作效能作为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实现了警务实战效能的最大化。
强化推动社区警务模式创新化
通过采取多种举措,切实增强民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进民警警务理念转变,为全面推进社区警务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在信息化的主导下,按照警务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的要求,积极推进派出所警务流程的变革,结合信息化建设实战要求,明确职责定位,确定具体的管理规范和工作流程,并分别与接处警、管理服务、装备保障、教育培训等实战内容相接轨,规范了民警执法服务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
强化促进社区警务工作机制落实化
建立定期通报制度,进行信息采集通报制度,使每个单位能够及时掌握本单位工作进度和录入质量情况,同时对全县各单位人口信息采集录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提高人口信息采集录入准确率、完整率。
建立社区民警素质培训制度。为进一步规范人口信息录入标准,该局注重强化对社区民警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培训,建立了统一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派出所社区民警进行人口信息采集录入培训工作,使信息采集录入质量不断提高。
强化实战创新提升治安管控能力
为增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的针对性,沛县警方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加大了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掌控力度。该局情报中心随时对涉及辖区范围内收集到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治安形势等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找出案件运行规律与特点,结合可能对辖区治安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预测未来辖区治安防范运行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高用警率和管事率。
同时县局要求派出所打破“群众上班我上班,群众下班我下班”的传统警务模式,实行动态与辖区治安形势相适应与派出所办公格局改革相呼应的实战勤务。社区民警根据预警信息,实行“警力跟着警情走”、“错时工作制”和“主副班制”勤务方式。值班期间接报的所有刑事、治安案件及其它工作实行首接负责,使警力最大限度地走向社区,部署在案件事故高发、防范薄弱、群众需求的重点时段和部位,实现了信息主导下的主动勤务和实效勤务,增强了动态环境下的治安控制能力。(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