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9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许孝芝)都听过“囫囵吞枣”的故事,却并不知道“囫囵吞枣”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近日,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了这样一位患者,尖锐细小的枣核将患者的肠子多处刺穿,患者险些丧命。经过医院的紧急抢救和精心护理,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尖利枣核腹内游走刺穿肠壁
今年64岁的李大爷,近日不明原因地突然出现右下腹痛。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4、5天后,症状未减轻。经CT检查,提示阑尾炎,急诊转至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我们经过检查后发现李大爷小腹右侧的小肠聚集,有密度比较高的阴影。另外,这个阴影周围还有游离的气体,这意味着,很有可能肠子已经穿孔。如果真是穿孔,肠内的粪便一旦进入腹腔会引起感染,患者将会有生命危险。”徐州六院普外科陈建光医师介绍。
为尽快减轻病人痛苦,经家人同意后,陈建光立即为患者术前准备,完善检查,为患者实施了剖腹探查术。
术后第二天,病理检查发现盲肠标本内有一细小的枣核,两头尖锐,由于枣核极细小,仅用1厘米×0.8厘米,术中很难发现,至此,患者回肠穿孔的“真凶”被抓住了,就是这枚尖锐细小的枣核。
连核带肉吞枣险酿大祸
术后,李大爷说清楚这颗枣核的来历。一周前,孩子给他买了新疆的和田玉枣。李大爷一不小心连核带肉吞下一颗大枣。当时感觉并无不适,他就没当回事,也没跟家人提起,指望枣核自行排出。
徐州六院专家介绍,从口腔到肛门,人体整个消化道长约8米,李大爷吞下的这枚枣核,没有卡在食道里,也没有留在胃里,而是在肠道里游走,它避开了十二指肠、小肠出口等消化道狭窄处,却在离盲肠不远的回肠处停下,刺穿肠壁。加上老人的疼痛感觉较迟钝,硬是忍了四五天才送医,差点酿成大祸。
专家提醒,枣核尖利易穿破肠管,吃枣时一定避免误吞。老人反应迟钝,吞咽功能下降,很容易吞下鱼刺、鸡骨、枣核这些尖利异物。万一误吞了异物,如果不锋利,可先观察一下,进食韭菜类高纤维性蔬菜,包裹异物,观察是否能排出,但如果异物尖利,务必尽快就诊,否则引发食道、胃肠穿孔,可能需要开胸或开腹手术才能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