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淮派玉雕非遗传承人张嘉伟和徒弟玉雕展中捧回一金一银
2017-09-26 10: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点击查看原图

  中国江苏网9月26日讯  上周,中国首届“原创亲工 匠心传承”当代玉雕艺术家作品展在北京落下帷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涵盖四代玉雕艺术家作品的集中展示。在这次展览中,41岁的淮派玉雕非遗传承人张嘉伟和他的徒弟、30岁的郝磊分别以玉雕作品《瑞兽守宫唐式炉》和《一带一路》,捧回了一个金奖和一个银奖。在这样的国家级大展中,年轻的师徒俩双双获奖,实属难得。而张嘉伟和徒弟们也一直在创造励志传奇。

  他在玉雕中运用汉画像石上的元素 

  张嘉伟读小学时,隔壁就是徐州玉雕厂,上学放学时,张嘉伟喜欢扒着大门往里看,里面的一切对他而言,既神秘又神奇。初中毕业时,他报考了技校玉雕专业,父母不理解,他们希望成绩不错的儿子能够上高中考大学,成为“天之骄子”,但张嘉伟则誓把自己喜欢的玉雕当成事业来追求。技校毕业之后他又到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玉雕专业继续进修,海派玉雕工艺深深影响了他。

  大学毕业后,张嘉伟回到徐州,他认真思考着今后的玉雕从业路。他觉得,作为汉文化发源地的徐州,有两千年沉淀的汉文化就是他玉雕创作取之不竭的素材。为此,一有空闲他就会去徐州博物馆、汉兵马俑馆和徐州汉画像石馆写生画素描。2001年,张嘉伟制作的玉牌《汉魂》一鸣惊人,一举夺得上海首届海派玉雕大赛的金奖。他的这块玉牌一反以往的制作工艺,长宽各增加一倍,厚度增加十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题材上也采用写实和抽象结合的办法,巧妙运用汉画像石上的元素,方寸间尽显文化的厚重感。

  点击查看原图

  ?为让双手更灵活,他手术切断手指筋腱 

  这次获奖也使得张嘉伟在玉雕圈内声名大噪。北京玉雕厂原厂长刘继庭先生和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振先生寻到徐州,找到了张嘉伟,和他切磋玉雕工艺,收张嘉伟为徒。

  目前,41岁的张嘉伟已是中国最年轻的国家一级玉(石)雕刻师,但这背后也蕴含着艰辛无数。因为常年伏案雕刻,张嘉伟有严重的颈椎病。而且,玉雕需要左手持玉料右手拿雕刀,做玉盘玉壶玉瓶等大件器皿时,左手吃重,时间长了手指就会麻,可很多工艺要求连续性,中间不能间断,为了解决手麻这个问题,张嘉伟接受了手指神经的阻断术。同时,为了使得中指无名指间的开合度更大,手持玉料时手指更为灵活,他还手术切断了手指筋腱。就这样,张嘉伟以常人无法接受的毅力,造就了一双成就神奇的手。

  保洁小伙成了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 

  从十年前,张嘉伟就开始收徒弟。他说,玉雕是一件考验意志力的工作,在工作台前一坐一天是常有的事情,因此他对徒弟有个基本条件:出身草根,要能吃苦。

  郝磊是他的大弟子。十年前,郝磊经常来张嘉伟的工作室做保洁。别的小工都是干完活就走,郝磊干完活后喜欢站在机器旁边看他雕玉,经常一站就是半天,很是着迷的样子。一来二往熟悉之后,郝磊提出想拜张嘉伟为师,学习玉雕手艺。张嘉伟细细打听了郝磊的家世,知道他来自萧县农村,家境不好,觉得玉雕或许能改变小伙子的境遇,于是答应了下来。郝磊没有辜负张嘉伟的期望,跟着他学素描学绘画,从切料冲地的粗活做起,一路稳扎稳打,技艺不断提升。去年,郝磊被评为徐州首届玉雕艺术家,同时荣膺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称号。

  成名之后,张嘉伟觉得他可以另立门户了,但郝磊不愿意走。他说,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师傅给的,他想留下来报答知遇之恩。郝磊还有一个妹妹,下肢残疾,口齿不清,他将妹妹也带了过来,拜在师傅门下。现在,郝磊的妹妹在玉雕界也小有名气,有苏州的玉雕工作室开出年薪20万请她过去,但郝磊的妹妹留恋这里的亲情,也拒绝了。

  “劝不回去”的徒弟一直在给他惊喜 

  八九年前,张嘉伟去新疆买玉料,经常到和田一家小咖啡厅吃饭,认识了老板的儿子易凯。在和田那段时间,易凯跟着张嘉伟跑前跑后,张嘉伟也会向易凯说说玉雕圈的小故事,易凯很感兴趣。料买好后,张嘉伟辞别了咖啡馆,回到徐州。

  没想到,过了半个月,易凯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在张嘉伟的工作室门前,因为路途太长,他给张嘉伟从新疆带的6个哈密瓜已经坏了5个。易凯一看到张嘉伟就“扑通”跪下,要拜他为师。张嘉伟思来想去,觉得此事不妥。因为易凯家里有好几个姐姐,他是唯一的男孩,而学玉雕是一条漫漫长途,想做出点名堂没有十年功夫肯定不行,即使花了十年功夫也不一定就能出师,这中间还要有天赋和运气的因素。张嘉伟觉得,这对易凯来说不是条坦途,他劝易凯赶紧回去。但无论怎么劝,易凯心意已决,张嘉伟看他这样,只能留下他。真的到了学习阶段,易凯表现出坚韧的意志和极高的悟性,进步很快。如今,他已经出师,在郑州自立门户。

  张嘉伟收徒的另一个条件是,要有美术基础,只是对于一些出身草根的弟子们来说,这一点并不容易达到。为了给徒弟们补上这一基本功,张嘉伟专门开了个画室,叫徒弟们学素描。而他本人自小坚持的素描也一直没丢,十几年坚持下来,他的各类画稿摞起来有一米多高,共50斤,如今这些手稿被新疆和田玉博物馆收藏。

  点击查看原图

  他和徒弟们为弘扬淮派玉雕而努力 

  在带徒弟的同时,张嘉伟也在更高层面上考虑着玉雕事业的发展。他说,全国玉雕有五大高地,北京玉雕称为京作,上海玉雕称为海派,扬州玉雕称为扬工,苏州玉雕称为苏帮,徐州的玉雕从业人员虽多,但还没有固定的风格和名称。2012年,张嘉伟发起成立了淮派玉雕艺术研究会,将“楚风汉韵”确定为淮派玉雕的风格,以“汉文化”为底蕴,张嘉伟和他的徒弟的获奖玉雕作品和证书摆满了整整一间屋子。张嘉伟很自豪地说,他们只参加国家级大展,从未空手而归。如今,在弘扬淮派玉雕的路上,张嘉伟和他的徒弟们还在不断努力着。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