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院府合作促优质资源下沉 推进分级诊疗
2017-09-22 10: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22日讯 为规范有序循序渐进、平稳推开徐州市医联体建设工作,形成科学、有效的医联体模式,徐州市出台了一系列医联体建设框架文件,强化工作措施,精准发力,不断完善并探索构建医联体新模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医联体为载体推进分级诊疗。

  “四帮扶”增加医联体黏合度

  徐州市卫生计生委根据全市各县级医院申报的临床专科情况和城市各三级医院具有最高水平的临床专科结构,统筹规划、统一安排专科对专科、组团式结对帮扶。

  为构建由城市三级医院专科对县级医院专科的组团式精准帮扶医联体模式,徐州市卫计委选派技术精、能力强、素质高、品德好的高年资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务人员,驻点到县级医院进行技术帮扶;选派思想作风正、管理能力强、道德品质好的业务专家(骨干)和管理人员,驻点到县级医院挂职业务院长、职能部门负责人等职务进行管理帮扶;选派科研能力强的专业骨干,驻点到县级医院对口科室进行科研帮扶;开通绿色通道,为县级医院转来的疑难危重和特殊病例提供及时、最好的医疗救治进行救治帮扶。

  精准帮扶医联体模式构建以来,12家三级医院共派驻专家共计68名,帮扶15家县级医院48个专科和11个职能科室,帮助县级医院新开展适宜技术75项,手术1487台,危急重症抢救410例次等。如市儿童医院帮扶新沂市中医院拓展儿童康复科功能,新开展适宜技术5项;全市县级医院外转率平均下降了3.41个百分点,帮扶成效初显。

  院府合作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实施“院府合作”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医大附属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与睢宁县、沛县、铜山区政府合作,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徐州市中心医院与睢宁县政府于去年签署“医疗卫生战略合作协议”。由市中心医院派出管理人员担任2家县级医院副院长,并派驻临床专家团队,帮助2家县级医院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县中医院在市中心医院专家指导下,积极创建三级医院,经市级初步验收,基本达到三级中医院的管理水平。

  同年3月,徐医大附属医院与沛县政府达成“托管沛县人民医院协议”。双方协定由徐医大附属医院人员担任县人民医院院长,派驻管理和临床专家团队开展全方位帮扶。截至目前,徐医大附属医院共派驻20多个临床科室和管理科室、派驻时间不少于3个月的30多名专家开展帮扶工作,沛县人民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有了明显提高,外转病人有所下降。

  专科联盟打破区域障碍

  为推行分级诊疗,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2016年5月徐州市成立了以市儿童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儿科为主体、妇幼保健院和基层乡镇卫生院为补充、涵盖四省九市24个县62家医院的淮海地区儿科医师联盟。市儿童医院通过建立微信圈以及开展联合诊疗、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等措施,构建区域儿科医疗协作平台,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科服务能力,减少了当地普通疾病患儿上转至市儿童医院的数量。

  同年,徐州市建立了以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所)为成员的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由妇幼保健院筛选并指导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适宜诊疗项目,进行专业“对口”帮扶。

  为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在市中医集团的基础上,徐州市建立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各县(市)、区中医院为成员的中医联合体。实行中医院院长例会制度,并由市中医院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和技术指导,实行双向转诊,帮助县级中医院开展适宜诊疗项目和提高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徐州市共建设27个医联体,全市15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组建了6个医疗集团、14个医共体、3个专科联盟和13个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22个影像中心、21个检查检验中心、12个消毒供应中心和7个后勤服务中;建成县级三级医院3所,16所中心卫生院达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