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9月6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李辉 李茜茜)位于沛县魏庙镇的佟场村,靠近微山湖,水稻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迅速。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该村,只见一幢幢规划整齐的民房掩映在绿树间,道路平坦干净,田里的水稻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起初,我们的稻米不仅卖不上好价钱,而且销售都是难题。现在可好了,村里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帮助大家增收致富。”佟场村村民蔡敏芝说。
原来,为了发挥集约化经营的优势,增强农户抗风险的能力,前些年,佟场村“两委”牵头,联合徐州广勤米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800余亩,依托党员种植大户,成功走出“支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工人”的发展模式。先富带动后富,在党员带动下,该村村民纷纷成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产业工人等,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以来,佟场村“两委”成员又挨家挨户做工作,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依托协鑫家庭农场、徐州广勤米业有限公司等发展平台,着力打造规划合理、特色鲜明、配套齐全、效益明显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
目前园区共流转本村及周边村土地3000余亩,其中优质稻米生产区1900亩,有机绿色稻米基地500亩。
佟场村“两委”还主动帮助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加快园区内沟、渠、路、涵、闸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如今,一座现代化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
截至2016年,佟场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6312元。经济发展起来了,接下来就要解决居住环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佟场村首先从解决村内粪堆乱放、建筑垃圾乱弃等问题入手,大力开展以建沼气池、改厕、改水、改厨及净化、绿化、美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村创建活动,实现了人畜粪、废弃秸秆等生活废弃物的“变废为宝”,既开发了新能源,又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据该村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生态种植,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常态化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让环境永远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