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1日讯 每斤27元!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蚕农迎来丰收年又赶上价高点。以亩产蚕茧110斤计算,春蚕季亩均收入约3000元,今年两季亩均纯收入有望超6000元。
记者走访春蚕收购市场发现,作为徐州市唯一的桑蚕与丝绸产业基地,棠张镇去年养蚕6万张,年产鲜茧480余万斤、白厂丝320吨。近日收购点开秤,蚕农们挪着一筐筐雪白的蚕茧,排队等着定级、过秤、领款。
后谷村村民冯秀兰是老蚕户,今年种了6亩桑树,养了8张蚕,产茧647斤,单张均产80余斤。一大早,冯秀兰骑着电动三轮车,拉着春蚕茧来到收购点。她说:“我们村家家养蚕,多的养20多张,少的5张。今年风调雨顺,桑树长势好,蚕茧产量高,价格也比去年高,我家一季春蚕就卖了17000多元。”
收购商徐州祥华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广振从业多年,他认为,2016年之前全国丝绸行业整体不景气,今年蚕茧收购价达到5年来最高点,桑蚕养殖户和从业者收入都有较大提高,“预计每个村都会扩种桑田数百亩”。
蚕茧丰收,接下来的生产环节引人关注。成立于2011年的徐州光彩丝绵制品有限公司,前身是1988年建成的铜山缫丝厂,其产品原料丝供南方丝绸主产地使用,供不应求。总经理张建勇告诉记者:“公司管理层刚讨论了缫丝工人老龄化的问题,大家都很担忧。”
作为缫丝厂最重要的工种,挡车工在光彩公司出现了“断代”——40岁以上者占八成,还有一些是50岁以上,30岁以下工人仅一成左右。“每天工作9小时,强度大,愿意做这项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据我了解,整个苏北缫丝行业中,就连普通工都面临‘断代’。”
孟广振回忆,上世纪80年代,周边大许、徐庄、单集等镇都种桑养蚕,临近的张集镇还曾开办蚕桑学校,专门培养种桑养蚕缫丝人才,如今这些已不见踪影。“其实,缫丝厂月工资比当地平均工资高,可达3500元,可仍没年轻人愿意干。”
与此同时,种桑养蚕农民结构更加老化,据统计,眼下当地种桑养蚕人六成以上是60至70岁老人。桑蚕行业的逐渐萎缩,由此可见一斑。
在全国“东蚕西移”大环境下,棠张镇坚守3万亩桑田,覆盖12个行政村。“做这个特色产业不容易,虽然行情时有波动,但养蚕户的总体收益远大于传统产业。我们要留住这片桑园。”棠张镇镇长郭华良坚定地说。
劳动力短缺,更迫切需要提高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记者了解到,其间指标性环节是自动打桑叶,因其几乎占整个劳动力支出的80%,也是劳动强度最高的环节。当地市场上曾出现过一款欧洲进口自动伐条机,在操作中终因“敌不过”桑条惊人的韧性很快被弃之不用。
适应机械化趋势,传统桑树种植亟待进行源头革新。光彩公司和徐州工程学院工程机械系合作,行家们研究在种植行距、株距标准条件下高效打叶机的设计和使用,“只有具备标准化前提,机械的适应性才能被放大。”
对蚕桑丝绸业的发展来说,“一产”是基础,维持和扩展现有桑田面积至关重要。缫丝生产企业由此可获得更多原料蚕茧,形成规模效益;农户不出镇就能销售,利益得到了保障。今年,棠张镇出台政策以经济手段加以引导,若某村扩种桑田面积100亩以上,按照每亩50元标准,奖励村集体工作经费;该镇计划把新扩桑田的保险费,以良种补贴方式继续减轻农民成本,积极引导3家大型蚕丝生产企业稳定收购价格,维护桑农收益。
桑蚕行业有“5年一周期”之说,遇到波动更要有所坚持,不能丢掉桑蚕种养传统。传承文化,保留技艺,讲好故事,也是重振蚕桑经济的关键。
历史记载,汉朝解忧公主远嫁西域,将丝绸技术带到西域各国。5月下旬在其故里举办的相关纪念活动中,除了棠张镇10余家丝绸从业企业参与,还有国内外30余家企业主动对接。因为看中当地在宋锦面料开发上可附着的文化元素,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计划,从这里采购原丝后运到上海生产成品,再运回棠张销售。徐州市解忧公主研究院院长安其杰认为,挖掘棠张解忧故里的丝绸文化元素刚刚起步,仍有空间可为。
“文化回归和历史重现,有助于增强人们对蚕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郭华良说,在打造蚕桑小镇过程中,急需调动起小镇百姓的创意想象力,围绕桑蚕全面开发延伸产业链。有策划公司建议,可将众筹、创客等业态适度引入特色小镇建设,凸显蚕桑种养、丝绸生产环节所承载的悠久文化,努力从传统“生产型小镇”转身为现代时尚的“创意型小城”。 本报记者 李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