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6日讯 8月14日,记者来到新沂阿湖镇桃岭村东方林果家庭农场榛子种植基地。看到基地饱满硕大的榛子,压弯了榛子树枝,农场主徐祉惠正在给工人们传授榛子护理技术。
阿湖镇是新沂市优质农副产品产区之一,这里丰富的农业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特别是香甜的葡萄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同时也为果农们带来了商机。不少果农从依靠种地养家糊口转变为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模式,老徐就是其中的一个。据老徐介绍,五年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种植榛子效益丰厚,在经过仔细的市场考察后,痴迷于特色农业的他决定“冒险一试”。“这种大榛子是国内的平榛和欧洲大榛子杂交培育的,产量高,个儿大,口感好,东北市场需求量大,”他自信地说道。
老徐今年60多岁了,退休前是一名教师,硬是凭着对特色农业的执着和教师的天性,成为当地远近闻名榛子种植专家和果农赞不绝口的热心人。老徐说,“当时认为,榛子种植肯定赚钱,基地、产品、销路都没问题,只是新沂积温比东北少,要差一个月的节气,气候土壤差别大,会不会水土不服?”心存顾虑的老徐当时只敢从辽宁引进了120株种苗,经过精心培育,当年成活率非常高。“我到山东安丘国家林科试验基地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学习榛子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在此期间,也认识了一些技术专家,并加入了榛子种植协会,向他们学习种植技术,”老徐介绍道。2012年初,老徐便在阿湖镇桃岭村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承包了50多亩地,以每株十几元的价格,引进一批种苗,开始试种。“榛子简约化栽培管理是一项关键技术,人家不愿意教,我就找相关书籍来自己研究,最终还是掌握了这门技术。”说起这事老徐有几分骄傲。
从今年开始,老徐50多亩榛子林相继进入盛果期。榛子第二年少量挂果,第三年亩产50斤,第五年亩产400—600斤,到了第7年丰产期,产量最高可达700斤,一般到8月下旬,榛子就开始成熟。老徐说,“当前,生榛子在市场上一斤能卖到30多元,我这50多亩榛子林地,今年预计可产2万多斤,产值60-80万元,净利润可达40万元,种植榛子大有“钱”途。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老徐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术、总结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周边农户,他还建立了“杂交榛子种植示范基地”,免费提供技术、跟踪服务,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在他的带动下,新沂发展榛子种植共500多亩,涉及农户20多户。老徐介绍,种植榛子普通耕地就可以,相比种植小麦,经济效益大得多,种大果榛子最少也能收入1万元以上,而且榛子树的盛果期长达50年,田间管理也不复杂。
近年来,新沂市农业综合开发把果品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重点扶植对象,特色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作为优先扶持项目,力争把特色小产业做强。2015-2017年,新沂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项目投入财政资金5.8亿元,基本完成了38.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很大程度提高了基本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为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