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垃圾分类“金点子”擦亮沛县农村生态底色
2017-08-14 16:2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14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李辉 李茜茜)6月6日,住建部公布了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名单,决定在全国100个县(市、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沛县成为徐州市唯一入选县(市、区),江苏共3个县(市、区)入选。

  如何有效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沛县探索建立了“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还田”镇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将沛城街道潘阁村、大屯街道安庄居、杨屯镇彭官屯村、龙固镇韩庄居、安国镇蔡家村、五段镇高庄村、敬安镇杨楼村列入县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试点单位,实践中源源不断的创意让实用与美学擦出了火花。

  潘阁村:“点赞法”破解垃圾分类


  8月7日,记者走进潘阁村,路面洁净,村子清爽,垃圾分类宣传画随处可见。每户门前都有两只垃圾桶,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分别标有“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字样。“我们为292户村民购置了584只垃圾桶,旨在鼓励百姓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沛城街道城管工作人员曹星说。

  怎么个分类法?据曹星介绍,像剩菜剩饭、菜叶果皮、变质瓜果、动物内脏等属于可堆肥垃圾,卫生纸、塑料袋、废旧衣物、一次性餐具、烟头等属于其他垃圾。“分类标准简单易懂,符合农村实际。”曹星说。

  百姓分类分的好不好,考官由村里的专职管理员潘成勤说了算。每天出门前,潘成勤总会携带一杆秤和一本笔记本,给每户村民家里的可堆肥垃圾称重,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为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我们每周通过‘点赞’进行一次考核评比,每两月奖励一次。”据曹星介绍,“点赞”的标准根据每户可堆肥垃圾的重量和分类情况决定,可堆肥垃圾越重、分类情况越好的“点赞”的次数越多,反之则越少,结果公示在垃圾分类考核评比荣誉栏上。按“点赞”的数量,每两月给农户发放香皂、洗衣粉等洗化用品作为奖品。

  对于垃圾分类工作,潘成勤有着自己的体会。“垃圾分类让村民看到了垃圾的剩余价值,可堆肥垃圾运到村东北角的太阳能垃圾分类处置点,进入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变为有机肥用来种果树;其他垃圾按照原来‘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运至垃圾发电厂处理。”潘成勤说。

  “点赞”虽为举手之劳,奖励也只作鼓励性质,效果却非常好。目前,村民间暗自竞争,对垃圾分类减量的认知度和参与率也大大提高,垃圾分类已成为潘阁村百姓追求品质生活、争创文明新风的自觉行动。“垃圾分类凝聚了村心民心,美化了村容村貌,和谐着村风民风,它的‘涟漪效应’正在日渐显现。”潘阁村党支部书记潘正云说。

  安庄村:积分制让垃圾分类“扔”出甜头


  8月6日,虽是周末,但在安庄居太阳能垃圾分类处置房一旁,居民早早围成一圈,等待“兑奖”。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先进户”表彰会。奖品很“便宜”,洗衣粉、毛巾等都是居民家里的日常用品,不了解的人也许会觉得“大题小做”,但对这些居民来说,他们是用实打实的行动赢得了这份奖品。“通过平时的举手之劳细心分类,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可以得到奖励,垃圾分类工作真的是太有必要了。”领取奖品时居民付长玲说。

  “我每天都把剩饭剩菜、菜叶果皮和变质瓜果倒在门前写有‘可堆肥垃圾’的垃圾桶里,积分自然高。”凭一周积攒的积分,居民唐秀全领到一瓶洗洁精和一块肥皂,虽然奖品不值多少钱,但她很开心,这是对她每天认真分类生活垃圾的肯定。

  如何让垃圾分类理念在居民心中深植?“自从被列入我县第一批生活垃圾试点单位以来,我们创新做法,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度,对每户分类的垃圾秤好并记录在积分卡内,每公斤生活垃圾算1分,满10分可兑换洗洁精、毛巾等奖品,每周都要奖励一次。”安庄居党支部书记宁道龙说,“通过积分‘兑奖’,既能鼓励这种‘自觉文明’,更好地巩固现有的成果,还能让没能‘兑奖’的居民看到差距,从而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目前,安庄居已投资13万元建成垃圾分类中心,采用阳光太阳能集热式(供暖)加速生活垃圾腐烂技术,让可堆肥垃圾在这里变废为宝。对于其他垃圾的处理,安庄居也有自己的一套:可卖垃圾由居委会定期联系废品回收;建筑垃圾由居民自行填坑平整村路或由居委会收集统一使用;电池、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由居委会统一收集送相关部门处理。

  “这种创新激励机制让我们以‘软措施’实现了‘硬目标’,对源头分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垃圾分类工作正在为宜居美丽安庄注入更为持久的活力!”宁道龙说。

标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责编:戚阜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