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在张某家中搜索出的被盗手机
中国江苏网7月31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徐公轩)他曾因盗窃公安机关被判刑,又在四川抢劫后摔成了高位截瘫,行走只能靠拄拐,而就是这样,他仍不放弃自己的盗窃生涯。7月中旬,这名“双拐大盗”悄悄潜入徐州,盗窃沿街门面的60余部手机,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打击,一路绕行一百多公里,换乘5种交通工具,本以为万无一失,最终还是被徐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们抓了个正着。
帐篷背后惊现盗洞
7月14日一大早,位于徐州老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手机店铺遭遇了入室盗窃。接到报警后,徐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在现场,民警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一顶破旧的帐篷就支在小店的大门口,如果不仔细看,会以为是流浪者暂时居住的场所,而帐篷掩映的背后却别有洞天。原来帐篷背后的卷帘门被人用利器开了一个仅供一人进入的洞,而就在旁边有一柄菜刀,从菜刀卷曲的刀刃看,嫌疑人应该是用菜刀将卷帘门砍开了一个口子。
店铺里,从几百元的老年手机到上千元的品牌手机被洗劫一空,经店主统计,店里差不多有60多部手机和一台三星笔记本电脑被盗。嫌疑人用帐篷作为掩护,暴力破坏卷帘门入室洗劫性盗窃,作案手法简单粗暴。
民警迅速调取了沿街的摄像头,正好有摄像头将店铺被盗的过程全部记录了下来,而这一幕也让民警瞠目结舌。监控显示,前一天夜里10点多钟,店铺打烊后不久,一个拄着双拐的男子拖着一个行李箱就出现在店铺的大面前,他熟练地将行李箱里的帐篷打开,直接搭在了店铺门口,期间虽然有行人路过,但都以为是露宿者找地方休息,根本没人注意。随着路上行人越来越少,依稀能看到帐篷里有人在活动,民警判断,此人估计正在对卷帘门进行破坏,有帐篷作为掩护,没人发现这里的异常。
凌晨3点左右,拄着双拐的嫌疑人拉着行李箱消失在黑夜中。
辗转换乘屡抛烟幕弹
民警调取了周围的监控录像,很快就发现了嫌疑人的踪影,他上了一辆出租车,根据出租车司机提供的线索,嫌疑人的目的地是高铁站,嫌疑人是在二楼平台上的售票大厅下的车。
通过监控,民警果然发现了嫌疑人的身影,可是令民警没想到的是,嫌疑人根本就没有坐高铁,下车后随手招了一辆在附近“趴活”的私家车离开了高铁站,由于当时天没来亮,视野局限,车牌号无法看清。案件陷入了僵局,如果不查出车辆的信息就无法获悉嫌疑人逃离的目的地,可民警调集了高铁站所有道路的监控录像一帧帧看,依旧没有清楚的图像能看到车牌号。办案民警没有灰心,而是扩大搜索范围继续追查,结果发现这辆车从新城区的二院方向过来时,正好对面有车打着车灯过来,车灯照亮了车牌号,清清楚楚。民警们松了一口气,并很快找到了这辆私家车,并得知知嫌疑人在淮北小集文化广场下了车。
事不宜迟,民警火速赶往淮北小集文化广场。到了现场后,民警发现这里只是淮北一个村子上的广场,平时村民们习惯到这里锻炼身体。为什么嫌疑人会选择在这么偏僻的小村子落脚呢?会不会他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呢?民警找到了村支书并走访周围,寻找村子里一个拄双拐的中年男子,可惜村子离根本没有和警方描述相符的男子。小村子里监控设施落后,线索又断了。民警意识到,嫌疑人正在与警方展开一场拉锯战,没人知道他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离开这里,也不知道他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
在小集文化广场调查了几天都没有任何进展,眼看线索就要断了,民警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为什么嫌疑人会选择小集文化广场落脚,会不会与这里有什么联系?他们决定最后到村支部碰碰运气。没想到这一去竟然有了重大突破。在村支部,正当民警拿着嫌疑人的照片打算在全村下发照片的时候,一个年轻男子来村支部办点手续,也许听到了警方的对话,余光扫了一眼照片中嫌疑人的样子,脱口而出,“这人我见过。”
据年轻男子回忆,当天下大雨,周围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他正准备去进货,正好嫌疑人过来问他能不能捎自己去杜集文化广场。“那个地方不顺路,而且很远,我没同意,不过看他一个残疾人,也想帮帮他,就说把他送到能打到出租车的路口。”
于是,年轻男子驾驶着电动三轮车将他送到了路口,并找了一辆在附近的出租车,看到嫌疑人行动不便,还帮他把行李箱放到了后备箱中。截止目前为止,嫌疑人已经相继换成了三辆交通工具,民警感觉到正在一步步朝嫌疑人靠近。
曾盗窃公安机关被判刑
可当民警赶到嫌疑人上了出租车的那个路口时顿时傻了眼,这里就是一个村道,周围都是农田,根本没有监控设备。线索再次中断,民警说前面那么多次难关都闯了过去,这次我们一定能找到线索。当时嫌疑人提出要去的地点是杜集文化广场,会不会这里就是嫌疑人的落脚地呢?
民警分析,杜集距离小集只有5公里,如果他是住在此处,鉴于他身体特点那么明显,应该会有人认识或者见过,可是这几天的走访,周围村民都表示没有见过此人,说明杜集也只是他散播的烟雾弹,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出租车司机,才能确定他下一个落脚点在哪里。
民警不畏高温,又是几天的寻找,民警的执着感动了附近的出租车司机,他们自发地联系曾经在此趴过活,或者经常在这一带出没的出租车司机。果然一名出租车司机回忆起自己确实在案发时间段搭载过一个拄着双拐的人,目的地是宿州市人民医院。这个发现令民警非常高兴,从徐州到淮北,再从淮北到宿州,民警依稀感觉到宿州应该就是嫌疑人的落脚地。民警火速赶往宿州人民医院,并在医院附近查到嫌疑人下车的位置,不过嫌疑人并没有走开,而是直接招手拦下了一辆路边的电动三轮车,显然这里依旧不是嫌疑人的落脚点,他还在继续逃窜。
通过宿州警方提供的线索,他们也正在追查此人的下落,此人姓张,今年33岁,说到此人可真是劣迹斑斑。他曾盗窃公安机关被判刑,后又因在四川雅安抢劫后从高处跳下导致双腿瘫痪。而在7月初,他又在宿州盗窃被宿州警方盯住,只是一直没有找到他的踪影,没想到是到徐州盗窃了。两地警方联合展开调查,很快明确了嫌疑人在宿州的落脚地,经过一天的蹲守,不停辗转的张某终被抓获。
经调查,张某是四川成都人,在宿州暂住过,每次作案后,他都将赃物运到成都销赃,在宿州作案后,张某将赃物带到成都销赃后直接又到徐州作案,狡猾的张某一路五次换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企图扰乱警方调查的方向,没想到徐州警方竟然能追踪到他的踪迹。张某交代,本打算将这次在徐州盗窃的手机全部运往成都销赃,没想到还没启程就被抓了。除了一些价格便宜不好出手的老年机和一部三星笔记本被他丢到了路上的一条河里外,民警在出租房中找到了剩下的40余部手机。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