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徐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7-07-28 13: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邬政

  中国江苏网7月28日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覆盖全城、牵动全局的系统工程,我市将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紧扣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目标,聚焦突出问题,落实关键举措,全面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科学规划

  构建“三生”空间格局

  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重点在于把握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努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核心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决不允许逾越生态、耕地保护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切实维护空间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核心二: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认真落实国务院前不久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构建“1+5+30+30+130”五级新型城镇体系。做好城镇内部功能分区,注重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文化,防止大拆大建,合理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和建成区人口密度,促进城镇形态多样化和建设运行绿色化。

  核心三:优化生产力布局

  优化“一核、五沿”生产力空间布局,引导全市产业集聚发展、要素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细化各功能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制定完善差别化产业准入政策,推动项目布局向园区集中,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绿色转型

  环境倒逼产业升级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我市将深刻汲取传统工业化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教训,更加自觉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引领老工业基地绿色振兴。

  核心一:科技创新引领

  推动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突出产业科技创新,构建“产业+企业+平台+人才+载体+金融+政策”的区域创新体系。突出市场机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攻关和应用。

  核心二: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构建“6+6”先进制造业、“333”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体系,着力培育ICT、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四新经济”、服务外包等成长壮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等绿色富民产业。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核心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有序淘汰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耗能产业大力实施节能改造。促进循环型产业发展,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深化拓展各类生产生活垃圾等资源化利用,促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双提升”。

  多管齐下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我市将全力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查整改要求落实,集中力量推进“263”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地十条等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

  核心一:大气污染防治

  降煤、控排、禁烧等举措多管齐下,加强能源、工业等多领域协同共治,确保燃煤、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等污染源得到更加有效控制。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预测预报体系,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努力消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

  核心二:水污染防治

  加大沿河沿湖等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入河入湖排污管理,全面建立四级河长制管理体系。大力整治黑臭水体,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开展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察,加快实现市县“双源供水”和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

  核心三:土壤污染防治

  实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优先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加强污染土地监管和治理修复,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扎实开展重金属重点防控区专项整治。

  核心四: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环境薄弱区域的整治力度,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面貌、完善基础设施、健全长效机制。

  建设+保护 打造美丽新徐州

  我市将深入推进绿色徐州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保护,更好彰显“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城市魅力。

  核心一:构建绿色屏障

  全面推进“环、点、带”生态防护林建设,持续扩大城乡绿化覆盖面。深入实施石质山地、荒山荒滩等生态敏感区域公益林建设,推进企业防护林带、农田林网建设,全方位构建生态保护屏障体系。

  核心二:建设园林绿地

  拓展城市增绿空间,实施城市林荫系统建设,推广市区立体绿化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提升城乡园林绿化品质,合理布局、精心打造一批森林休闲广场、街头小游园,进一步缩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

  核心三:开展生态修复

  重点对采煤塌陷地、矿山废弃地和采石宕口进行生态修复改造,推进废弃土地复垦利用。持续扩大湖泊、湿地面积,开展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加大农田改良修复力度,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