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新沂高流镇市民把片警鲍伟当亲人
2017-07-19 15: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片警鲍伟正在村民家中进行调解

    中国江苏网7月19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左毅)没有冲锋陷阵的刺激场面,没有与歹徒肉身搏斗的经历,他是一名看似普通的社区警察,每天都能在社区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张家闹矛盾了找他,李奶奶家的下水道堵了找他,甚至王家儿子不学好也找他。他就活跃在我们身边,不同于电视剧里的英伟神探,却用心搭建起了派出所与群众联系的桥梁,他才是最接地气的人民警察,他就是新沂市公安局高流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鲍伟。

  今年33岁的鲍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省东海劳动教养管理所工作,一干就是7年,2015年12月,他被调入江苏省新沂市公安局高流派出所工作,担任社区民警一职。以前是与在押人员打交道,现在却日日深入乡村、社区,与群众打交道,鲍伟说,工作的人群发生了变化,工作的方式方法完全改变了。“基层派出所很多警情都是调解,别小看了这些调解的警情,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衍生出更多更棘手的问题。”

  于是,鲍伟从零开始,干中学,学中干,“调”出了成绩,“调”出了特色,“调”出了满意,“调”出了点赞声一片。有人问鲍伟,你是不是有什么秘方,能够“药到病除”,让原本剑拔弩张的矛盾双方迅速化干戈为玉帛?每次鲍伟总是笑着说,哪有什么秘方,都是“笨办法”。正是所谓的“笨办法”让他在一年时间里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起,协助派出所领导平息集体性事件1起,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1起。他被群众亲切称为“鲍调解”,每次进社区或到村民家中走访,群众都欢迎他:“鲍调解,你来了,坐坐,喝杯热茶”。

  热心——像春天般温暖

  调解中,鲍伟把矛盾双方都当做亲人和家人,满腔热情,不厌其烦,不恼不怒,不怕反复,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多次。不把矛盾化解完不罢休,不把纠纷调解好不收兵。去年夏天,高流镇三岔村埠北组村民唐某,被同村痴呆男青年刘某用弹弓将其左眼打瞎。从那以后,双方因医疗费用产生矛盾,两家不是吵架就是打,还常常报警。

  鲍伟知道这是心结,心病还需心药医。他多次上门到唐某家做思想工作,“老唐,我很同情你,失去左眼。可是话又说回来,痴呆青年无行为控制能力。你也经常看电视,精神病人作案不负刑事责任。这事处理要由刘的监护人父母负责,打吵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刘家经济也不富裕,双方都要让点步,都要为对方着想。”

  设身处地的让唐某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误会少了,理解多了,经过多次谈心,唐某当场表态:“我听你的,鲍警官。”

  一方的工作做通了,鲍伟又找到刘家父母,开始做他们的工作,“虽说孩子不是故意的,但作为监护人,你们未监护好,应当承担应该的医疗费用,对方毕竟受伤了,而且伤得还不轻,日后的生活还会受到影响,都是一个村的人,于情于理都要把这事处理好,让人挑不出理来。”掏心掏肺地一段话彻底让刘家父母心服口服,当即表示愿意接受调解。

  这时,鲍伟找到村党支书记唐凤贤,在唐的主持下,要求双方签了协议,达成调解。事后唐某和刘家父母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鲍伟,正是他的热心,一趟趟地奔忙才化解了两家的矛盾,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两家人又能和好如初。

  细心——向春蚕吐丝般的慎密

  调解工作干多了,鲍伟也摸出了门道,“要善于倾听,让双方把话都说完了,一是让他们解解气,有利于理性地看待问题,二是让我们找到问题的症结,能够对症下药。”鲍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调解中,鲍伟在与双方的接触过程中,做到了善于倾听,摸清底线,找准关键人,牢牢地掌握了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权,迅速有力地打开了化解矛盾纠纷的突破口。

  高流村高东组镇东澡堂老板刘某和其爱人邓某的师傅李某因琐事闹纠纷多年,恩怨越来越深。今年4月中旬双方纠集多人,手持棍棒,在澡堂门前对峙叫骂,准备打架。接警后,鲍伟带警辅队员立即赶赴现场,将双方带至派出所。

  在询问过程中,鲍伟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耐心倾听了双方冗长的恩恩怨怨,鲍伟发现其实这场矛盾背后的焦点全部落在刘某的爱人邓某的身上,她才是关键人。

  于是鲍伟将邓某留在派出所做起了她的思想工作,首先鲍警官给邓某算了六笔帐,每一笔账都直指“打架成本”,笔笔帐都让邓某听得触目惊心,实实在在的账单说出了邓某心中最害怕发生的事情,看到邓某情绪波动很大,鲍伟感到火候到了,遂让其回家好好想想自己做得对不对?错在哪里?没几天邓某主动到派出所承认以前自己也有过错。师傅李某得知后,也能冷静下来,从自身找原因承认自己没当好师傅。双方在派出所一笑泯恩仇,和好如初。第二天双方到派出所燃放鞭炮并给鲍伟送了一面锦旗。

  诚心——像钉子般的毅力

  “调解主要是与人打交道,有时候必须要相信心诚则灵。”鲍伟说,在调解中,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回事,当成自己的事,当成大事来办,一定可以成功。

  高流街张成某和张科某兄弟俩不睦,自2010年以来,“三天一吵”“五天一打”。2014年12月,兄弟俩又因小事大打出手,双方都伤的不轻,后被市公安局行政拘留。此后兄弟俩更是见面似仇人,多次吵打,双方都经常报警。今年6月所长周科学安排鲍伟啃下这块“硬骨头”。

  “这是积怨,而且涉及人是亲兄弟,清官难断家务事,要想从家务事中找到突破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鲍伟首先深入村组,了解和掌握了兄弟俩发生矛盾的起因,仅仅是因为兄弟俩沟通不畅,误会造成的。紧接着鲍伟发动兄弟俩儿子女儿和亲朋共同做兄弟俩思想工作。10多天后兄弟俩心情平稳,思想有所触动,火候已到,鲍伟将他俩约到办公室,端上两杯热茶,让他俩坐在自己办公桌前,给他们讲起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故事。兄弟俩脸红了,心热了,流泪了,和好了。

  今年8月,哥哥张成某办的面粉厂开业,弟弟张科某特地送了大花篮并带领家人到场祝贺。高流街群众赞扬:“鲍调解真行,兄弟俩经他牵手,六年恩怨了结了。”

  作为治安战线上的一名新兵,鲍伟到新沂市公安局高流派出所工作一年多来,虚心向派出所领导和民警学习请教,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为人忠实,乐于助人,是同事眼中的“阳光民警”,更是辖区百姓的“心警”。

  而对于鲍伟来说,能够帮助社区内的村民成功的调解好一件件矛盾纠纷,就是他认为最开心的“幸福事”。

标签:片警;调解服务
责编:华诚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