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清朝老房见证老店变迁
2017-07-12 10: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泰康老板白少轩的股票

墙上挂着的徐州老照片

房屋的砖上有个“同”字

  木结构的楼梯和地板

  图/记者 白雪

  中国江苏网7月12日讯 探寻古建昔日风韵,感悟城市人文魅力。本报联合绿健乳业开展的“听老房子讲故事”,征集活动一直在继续,受到不少读者的关注,读者刘先生来电称在彭城路上有一处老房子,属于泰康清真食品店,该店有着几十年的历史,也承载了徐州两三代人的甜蜜记忆。近日,记者对这处老房子进行了探访。

  墙上挂着泰康老板白少轩的股票

  在彭城路银座附近,一处青砖合瓦的建筑古朴厚重,从部分屋瓦能看出翻修过的痕迹。询问得知,这处老房子是属于泰康清真食品店。联系了该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家全,记者走进位于老房子一旁的泰康,聆听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踏着木结构的楼梯和地面,咚咚的脚步声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到了过去,墙上挂着的徐州老照片则能勾起老徐州人的回忆。在一幅照片前,杜总停了下来,他说,这是泰康老板白少轩的股票。1139.31元就是当时这个食品店的全部财产。只见照片上写有,公私合营江苏省徐州市饮食业股票,股东姓名为白少轩,股票金额计人民币壹仟壹佰叁拾玖元叁角壹分。落款的发票单位为徐州市地方国营饮食公司。时间是1956年12月。而在股票的背面则是历次股息支付登记表。从这个盖满印戳、字迹不太清晰的登记表中,能够大致看出股息是按每季度结息,从1957年一季度开始到1960年第四季度,每季度支付的股息约14.24元。此后,从能辨识的文字上看,股息到1965年第二季度还在支付,但具体支付数额不详。

  清朝老房子改建后继续使用

  今年68岁的杜家全,是在公私合营之后被派到泰康清真食品店做经理的,食品店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他成了董事长。据他介绍,这处木结构楼梯和地板的房屋是按照前苏联的建造图纸建造的,房子结实,抗震能力强。此前翻修房屋时,发现这房屋的每一块砖上都有一个“同”字,这字究竟是造砖老板的名号,还是其他含义,他也说不清。杜总还拿出当时修房时取出的一块砖给记者看,只见这块灰砖的尺寸比一般的砖要更大,也更厚一些。

  据杜总介绍,那处青砖合瓦的房子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这还是一位姓陈的人告诉他的。杜总说,当时那位姓陈的人带着照相机来找他,说他家原是这房子的房东,祖上曾是徐州的首富,就在城隍庙的西墙外盖了这一片房子。杜总说,城隍庙原是徐州市中心最繁华的地带,商业依托城隍庙而兴起,很多老字号如老同昌、广济堂、泰康清真食品、三珍斋等都在此聚集,也就形成当年繁华的青年路寸土寸金的局面,曾经有商店100多家,荟萃各地小吃名品。不过遗憾的是,大家没意识到这些老房子的珍贵,那处青砖合瓦的老房子里面已经改建过,比较可惜。

  曾为回族抗日士兵提供军事补给

  说到名品小吃,就不能不提徐州的蜜三刀、羊角蜜等糕点。据张忠泰先生所著的《民国时期徐州工商业》一书中记载,徐州糕点业在清朝就出现了,清光绪年间还成立商会组织,当时有30户,雇佣工人60余人。到了民国时期,徐州的食品业以生产糕点的食品作坊、糖类作坊为主。民国七八年间,永康祥绸布店店主姚鼎臣(绰号姚麻子)就在今泰康食品店处经营食品,店名为稻香村,该店制售饼干,当时徐州其他食品店均没有饼干制售,而且该店还用铁听盛放饼干,非常受欢迎。

  据杜总介绍,虽然这处老房子现在还在经营着食品店,但世事沧桑变幻,这家老店经历了停业、重开、辗转多地的遭遇。他说,据他了解,回族人白少轩是泰康清真食品店的老板,该店在徐州沦陷之前就已经存在。抗日战争的徐州会战时期,回族人白崇禧协助李宗仁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指挥台儿庄战役时,白崇禧多次途经徐州,和泰康清真食品店的老板白少轩有过往来,白少轩用清真糕点招待他,并常送一些清真糕点到白崇禧的司令部去,方便他的日常饮食。白崇禧食用多次后发现,该店牛骨髓油茶属于方便食品,在战场上能够充饥,也比较有营养。当时战场上有很多回族士兵,在战事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为他们单独开灶做饭,恰好可以用这油茶充饥,于是他向白老板提议,把牛骨髓油茶作为回族士兵的军事补给。白老板当即就赶制一批,辗转送到台儿庄抗日战场上。

  侵华日军占领徐州后,有人将此事举报给侵华日军,称白少轩是在抗击日本人,于是泰康食品店被付之一炬,无法营业。白少轩就到徐州城北开了间羊肉馆谋生。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市人民欢欣鼓舞,各种欢庆活动纷纷开展,对糖果糕点的需求激增,于是白少轩的糕点情结再度被点燃,他在大马路重开泰康清真食品店。

  迁徙多地

  却赢得信任的“代代红”

  关于大马路的泰康清真食品店,《民国时期徐州工商业》一书中也有记载称,大马路264号的泰康回民食品店于1945年10月开业,业主为济宁人白少轩,他是回族人,原在坝子街经营羊肉馆,生意红火有了积累,便转业开了这家食品店。店铺是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前店由他大儿子白茂生打理,他的小儿子白茂堂则带着师傅们制作清真糕点,很受徐州人民的欢迎。

  据杜总介绍,1956年,公私合营后泰康清真食品店经营范围很小,从大马路迁到了淮海东路原芙蓉大楼楼下。后来,随着经营的不断扩大,这处店面越发显得局促,于是,该店又回到了彭城路宽段,也就是现在的位置。泰康还一度易名为“代代红”,所以,有不少中老年徐州人现在还称泰康为代代红。

  “这个店有一个特点,老年顾客很多。”杜总说,经常会看到有老人拄着拐杖前来购买,也有些年轻人专程开车来购买,“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是吃着我们的糕点长大的,现在还很想念这个味道,所以他们就开车来买”。

  为什么不开分店,更方便市民购买呢?杜老板解释说,主要是考虑到这是清真食品,怕分店开起来以后,无法掌握分店的制作工艺,万一掺入不当食材会造成一些矛盾,所以,他们始终坚持清真的教义,按照老的传统工艺制作,选料讲究,制作卫生,做好这一家店,这也赢得了徐州回族人们对泰康食品的信任。杜总说,前段时间的开斋节,一些回族群众带着自己制作的油香到他们店里,请他们分享回族节日的快乐,他对此很感动。他说,这不仅是对食品店的肯定,更是民族和睦的见证。 文/记者 艾润山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